在這一輪的化纖上游產能擴張中,必然會隨著利潤壓縮出清一批落后的裝置,只是,沒想到利潤會掉的這么快。
滌綸行業進入“寒冬”:利潤總額同比減少38.07%,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90.85%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化纖行業主營業務收入6398億元,同比增長4.04%;實現利潤總額202億元,同比減少29.1%;行業虧損面達24.42%,同比加深了3.9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大幅增長67.32%。化纖行業運行質量大體平穩,但行業利潤率有所下滑,1~9月,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16%,同比下降1.48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滌綸行業利潤總額為100.2億元,同比減少38.07%;錦綸行業為24.3億元,同比減少15.79%。
表4 2019年1~9月化纖行業經濟效益情況
同時,滌綸行業的細分數據也在佐證市場行情的潰敗,今年以來,除了DTY的利潤小幅下行之外,POY和FDY的利潤均大幅下降。FDY的盤面加工利潤已經縮窄到盈虧線以下了。而且幾乎是從10月初開始,長絲的利潤就在跌跌不休,不斷刷新今年的低位。
產能擴張釀苦果,市場需求補一刀!
當然,上游化纖產能擴張是整個行業利潤走低的主因,但市場需求同時又補了一刀!
聚酯終端70%多與紡織服裝相關,因此需要根據紡織服裝的銷售情況來判斷聚酯需求的強弱。由于紡織服裝屬于日用消費品,其大趨勢與我國總體經濟狀況GDP相關度較高。從歷史數據來看,我國一輪經濟周期歷時4年左右的時間。本輪周期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到目前已經歷時三年左右的時間,已經進入了后半段的下行周期,因此紡織服裝內需或將維持疲軟狀態。
而在外貿市場來看,對于紡織行業來講,中美貿易關系的反反復復,一直影響著紡織市場。關于今年外貿訂單偏弱的問題,大部分企業的回答都是受外貿政策影響,尤其是中美貿易關系的影響遠大。不少紡織老板表示今年不敢輕易接美國市場的訂單。在中美貿易戰的大環境下,也有不少其他國家對關稅做出調整,因此關稅也是影響企業接單的一個重要因素。
今年以來,內銷市場需求薄弱,很難有實質性的改觀。外貿的情況也一般,內銷的落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外貿,今年的下游紡織企業的日子也過得不夠舒坦。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聚酯企業是個沉重的打擊。
而除了國內市場,整個亞洲的聚酯需求同樣在減少。據ICIS報道預計亞洲聚酯需求將繼續放緩,因為大多數下游裝置已經完成了年底訂單,而且此時補充貨物的積極性較低。一家主要地區生產商表示:“年底通常是淡季,所以我們預計聚酯市場不會反彈”。主要出口商不得不降價促銷,因為下游裝置并不熱衷于補充貨物。
與此同時,聚酯生產商面臨庫存上升的局面。紗線生產商的庫存從一周前的10-24天增加到11-25天,而纖維生產商的庫存從7-12天增加到6-13天。該生產商表示:“庫存增加意味著消費放緩”。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印度和東南亞的聚酯生產商也在減產。一位印度生產商說:“我們的銷售進度很慢,買家并不急于下訂單”。
需求未動投產先行,未來聚酯行業道阻且長
總而言之,2019-2020年聚酯行業、以及聚酯原料行業產能投放仍舊集中,但整體需求無明顯改觀,仍需繼續關注中美貿易進展和匯率走向,外部較大不確定性暫未消除下,需求仍有下滑風險;未來滌綸長絲甚至聚酯行業都將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來源:ICIS、國家統計局、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