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2017年下半年禁廢政策的出臺,再生滌綸短纖產品價格優勢逐步喪失,直紡短纖行業轉而獲益,也令直紡滌綸短纖行業再度迎來一波集中擴能現象。但傳統需求增長有限,伴隨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未來行業面臨的供應過剩壓力較大
2019年直紡滌綸短纖行業累計新投產52萬噸,總產能達到787.1萬噸,同比上升7.07%。新增產能以常規棉型短纖及填充型短纖為主。縱觀2019年,新增產能主要為恒逸石化、蘇州江南、江陰向陽、揚州富威爾等企業為主。具體明細如下:
2019年直紡滌綸短纖行業新投產裝置詳情
公司名稱 | 產能(萬噸/年) | 投產時間 | 裝置地址 | 配套產品 |
揚州富威爾 | 15 | 2019年2月 | 揚州 | 低熔點、中空短纖 |
江蘇向陽 | 8 | 2019年4月 | 江陰 | 滌綸短纖 |
蘇州江南 | 10 | 2019年5月 | 蘇州 | 滌綸短纖(再生線改造) |
宿遷逸達 | 12 | 2019年5、6月 | 宿遷 | 滌綸短纖 |
福建逸錦 | 7 | 2019年8月 | 晉江 | 滌綸短纖 |
實際產量來看,2019年1-10月國內直紡滌綸短纖實際產量再521.59萬噸,,同比上升14.99%。具體來看,1-4月直紡滌綸短纖行業產量較去年增長明顯,但下游需求沒有明顯增長,終端訂單反因貿易環境的加劇而不及往年同期,滌綸短纖行業供應出現輕度過剩,加上原材料價格較高的擠壓,行業盈利能力出現下滑,部分企業于5月出現停車檢修或減產現象,致使行業產量出現一定下滑。7-10月,由于國內產能繼續投放,加之聚合成本大幅降低后;令直紡滌綸短纖在其他領域替代了部分其他棉紡原料,故年內產量明顯高于往年同期。
未來來看,預計2020年直紡滌綸短纖行業仍有累計77萬噸的新增產能計劃投產,屆時行業新增產能將達到864.1萬噸。具體來看,未來新增產能以差異化品種居多,尤其是中空短纖產能。主要是由于禁廢政策落實后再生中空短纖的價格優勢喪失,而2019年以來,大煉化時代下聚合成本不斷降低,原生中空市場的價格優勢愈發明顯,二者價差經常在200元/噸間運行,長期的低價差令原生中空擠占了大部分的再生中空市場份額,也促使原生中空短纖的盈利持續在1000元/噸以上運行,從而吸引了行業的再一輪擴能高峰。
2019-2020年滌綸短纖新增產能統計表
企業名稱 | 涉及產品 | 在建裝置產能 | 在建裝置位置 | 預計投產時間 |
華西村 | 滌綸短纖 | 10 | 江陰 | 2019年底或2020年初 |
富威爾 | 原生三維中空短纖 | 5 | 揚州 | 2020年初 |
福建逸錦 | 滌綸短纖 | 7 | 晉江 | 2020年Q1 |
宿遷逸達 | 滌綸短纖、中空短纖 | 30 | 宿遷 | 2020年Q2 |
儀征華西 | 滌綸短纖、中空短纖 | 20 | 揚州 | 2020年 |
寧波泉迪 | 中空短纖 | —— | 寧波 | 2020年Q2 |
來源:隆眾資訊
但是,伴隨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向外轉移,以及國際貿易壁壘的提升,我國傳統紡織行業增長緩慢,而紡紗領域作為滌綸短纖最重要的消費市場更是大受影響。盡管聚合成本的降低致使滌綸短纖價格優勢凸顯,但消費量增長預計難以超過供應端的增長,未來直紡滌綸短纖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或逐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