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新能源的東風,中國汽車品牌“出海”勢頭正勁。據乘聯會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超越日本、德國,首次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出口量超過100萬輛大關。
紡服行業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報喜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報喜鳥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資金1000萬元,與平陽源泉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投資平陽浚泉養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為其有限合伙人,從而定向投資新型儲能解決方案、鋰電池檢測領域等。
受內外部經濟環境不景氣、線下客流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響,2022年,報喜鳥實現營業收入43.13億元,同比下降3.1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9億元,同比下降1.2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74億元,同比下降9.57%。這是近5年來,該公司營收凈利首次出現雙下降。
在主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或許成為公司的一個選擇。
投身鋰電池材料 服飾企業轉型成功
以男士西裝服飾著稱的杉杉股份早前就投身鋰電池材料領域,此后逐漸轉型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一員,拓展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鋰電池原材料。此后,杉杉股份將旗下的服飾業務剝離單獨赴港上市,如今的杉杉股份主營業務為鋰電池材料等。
近幾年來,以鋰電池產業鏈為代表的新能源領域成為火熱的賽道,不少紡織服飾企業的主業入冬,于是調轉槍頭加碼追熱點的企業不在少數。
延伸產業鏈 布局新材料、新能源
家紡行業龍頭孚日股份也在延伸產業鏈,布局新材料、新能源賽道。2021年年底,公司成立控股子公司孚日新能源,主要研發生產動力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可降解新材料以及聚己內酯多元醇三大系列新材料產品。2022年,孚日股份董事長肖茂昌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公司將把握新材料、新能源發展趨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
今年4月,孚日股份在一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稱,永磁同步電機部分機型已經批量生產,暫時沒有考慮向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拓展的計劃。孚日新能源已經產生訂單,宣威的汽車涂料也已經開始批量供貨。
合作共贏 紡企牽手新能源產業
2021年11月,中銀絨業(000982.SZ)發布公告稱,計劃收購一家公司100%股權,并斥資20億元投資建設年產8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項目。
2022年7月,紅豆股份(600400.SH)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紅日風能擬與超壹動力簽訂《合作協議書》,并同超壹動力、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政府簽訂《3GW大功率固態鋰電池智能制造項目投資協議書》,投資設立項目公司。
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5月初,浪莎針織的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電池零配件生產、電池零配件銷售、電池銷售、電池制造等新能源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