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訂單詢單增多 滌棉、全棉發貨增加
近期內銷訂單較多,外銷訂單很冷清,紗廠出貨緩慢,差異化訂單詢單多一些,常規坯布出貨以細薄織物為主,個別品種出現斷貨,排隊等貨現象,定織品種還是按需采購,不做過多備貨。
紡織人開心發貨(圖片來自朋友圈)
近期訂單還不是很有起色,詢價很多,樣布分析報價增加,滌棉類,粗支全棉發貨有所增加,亞麻類品種原料價格繼續堅挺,總體訂單比較清淡,目前處于亞麻類品種淡季,接單問好原料價格謹慎小心。
市場情況總體一般,報價放樣較多,實際成交很少,純棉粗厚品種需求較大,主要為7*7和10*7,外銷訂單最近很多放樣,實際訂單還沒有下來,報價競爭也比較激烈。
棉紗交投轉弱
3月23日,大宗商品集體走弱,CF2305合約開盤14040元/噸,減倉弱勢震蕩,跌30點,報收于13965元/噸。現貨供應充足,紡企采購謹慎,成交平淡,下游棉紗交投轉弱,價格局部小幅下跌,但整體相對穩定,紡企觀望情緒較濃。整體看,棉紡行業相對穩定,對原料有所支撐,宏觀風險未消除,價格隨市場波動,觀望為主。
自3月16日至今,鄭棉主力合約跌破萬四關口,一直在低位徘徊。河北唐山市皮棉尚無成交,棉企觀望心態加重。3月22日,河北唐山市棉花主產區豐南區某棉企了解,3月15-21日唐山市皮棉市場幾乎無實際成交,棉企持棉觀望心態明顯加重。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當前皮棉價格過低。皮棉主流價格15300元/噸左右,收購成本(不包括加工等費用)平均在15000元/噸左右,棉企若以當前價格售賣則會虧損;二是庫存皮棉不多。眼下已經到了3月下旬,庫存皮棉已在低位,棉企惜售;三是沒有大量皮棉需求。紡企不囤貨,隨用隨買。因此,棉企靜觀后市變化,現貨皮棉無成交。
美棉持續下行 貿易商補庫現象增多
當前進口紗外盤價格維持向下,受益于美棉持續下行影響,進口紗外盤報價維持向下,貿易商補庫現象增多。
近期棉紗整體流通速度減緩,市場信心稍有走弱,下游來看印染廠訂單負荷大多延續至四月中上旬,織廠則以小批量夏裝補單為主,整體坯布端對環紡32支需求依舊疲軟,40S及50S訂單逐步向5月過渡,緊密紡由于相對坯布成品相對緊密、抗起球等特性受到近期訂單青睞,同時近期進口環紡32支機織紗價格隨國產紗下行趨勢明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銷訂單萎縮對常規大路貨棉紗成交影響之大。
江浙、山東等地部分棉紡廠反饋,3月中旬以來,沿海地區織布廠、貿易商對JC40S-JC60S棉紗及50S、60S普梳紗的詢價/采購有所回暖,由于成本高企且庫存偏低,因此部分紗廠50S、60S緊密紡、賽絡紡棉紗報價上調500-1000元/噸。部分棉花貿易企業也表示,近期“雙29/雙30”高指標機采棉、長絨棉(含港口皮馬棉)的出貨量反彈,現貨市場“雙29”與“雙28”的價差從1、2月份的50-100元/噸逐漸拉大至100-200元/噸,新疆加工企業高指標高升水皮棉的掛單量也不斷增加。從調查來看,除家紡用C40S-C60S棉紗消費延續穩中向好外(主要是內銷,南通、常州、紹興等地織布企業開機率維持在高位),一些高檔T恤、襯衫等訂單也陸續下達(含出口訂單),對高支紗、高配紗的需求有較為明顯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