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意社監測,截至17日3128級皮棉價格在15268元/噸,較上周的15356元/噸下跌1.84%。近日宏觀外部環境持續轉弱,市場避險情緒濃厚,商品市場承壓運行,鄭棉主力合約跌破14000大關,截至17日主力合約結算價13845元;ICE期棉5月合約77.83美分。
基本面分析
供應端:國內棉花供應過剩,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本月上調本年度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產量調增至622.7萬噸,全國總產量調增至671.9萬噸,供應壓力進一步加劇。棉花進口下降,一月二月我國棉花進口量同環比均有所下降,2023年累計進口23萬噸,同比減45.5%。
庫存端:截至2月底棉花商業庫存為528.91萬噸,環比增加17.04萬噸,當前棉花商業庫存為近五年次高點。
需求端:年后國內市場緩慢恢復,據棉花展望數據,2月中國棉紡織行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64.75%,環比上升14.30個百分點,連續第三個月位于枯榮線以上,表明年后總體需求回暖,內需動力支撐棉價。國際市場方面,外銷需求仍呈疲態,訂單顯著減少。
下游需求欠佳
棉花現期貨行情大跌,純棉紗市場同樣不佳,棉紗價格小幅下跌。絕大多數品種本周走貨均有所走淡,分市場來看,江浙市場本周也有所走弱,廣東市場近半月都表現不佳,市場表現較亂,存在貿易商拋貨現象。從產成品庫存情況來看,棉紗庫存微幅上調,但仍維持健康的庫存狀態。下游織廠開機率維持高位運行,當下訂單情況尚可,其中家紡類由于酒店床品需求增加,訂單增幅較大,紡企逢低補庫。目前訂單維持生產至3月底4月初,部分大廠可生產至4月底,但市場走貨較為謹慎,工廠訂單周期普遍縮短,后續訂單持續性或欠佳,外銷需求仍呈疲態,訂單顯著減少。
后市預測:當前供應過剩對棉價上行有一定壓制,但目前紡企成品庫存偏低,對于原料存在一定的補庫需求,對棉價形成支撐,但需求回暖幅度有限,預計短期棉價偏弱運行,關注新增訂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