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周四)亞市盤初,美油交投于78.50美元/桶附近;油價周三微跌,但跌幅有限,市場考慮到是數據調整導致美國原油庫存大增,且國際能源署(IEA)上調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根據目前對全年聚酯產量及乙二醇供應量的預估,2023年乙二醇全年仍將面臨一定的累庫壓力。
國際能源署(IEA)上調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
國際能源署(IEA)周三表示,在中國放寬新冠防控后,中國將占到今年石油需求增長的近一半,但OPEC+的產量受到限制可能意味著下半年會出現供應短缺。
國際能源署在其月度石油報告中表示,由于俄羅斯受到制裁的壓力,預計來自OPEC+的供應將減少,“全球石油供應看起來將在2023年上半年超過需求,但隨著需求的恢復和一些俄羅斯產出的關閉,可能很快轉為供不應求。”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表示,美國原油和汽油庫存上周飆升,而餾分油庫存下降。在截至2月10日的一周里,原油庫存猛增了1630萬桶,達到4.714億桶,是2021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分析師表示,EIA數據中異常大的原油供應調整促成了超大規模的庫存增加。
總體來看,油價短線受累于美元走強,美國原油和汽油庫存飆升;但因IEA上調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且地緣局勢不確定性風險,跌幅或受限,油價維持震蕩觀點。
乙二醇近月承壓遠月去庫
雖有一體化裝置春節期間意外停車檢修,但節后快速重啟,恢復供應,且乙二醇港口庫存高企,突破100萬噸,同時下游需求恢復速度不及預期,乙二醇在成本和供需邏輯主導下高位回調。隨著乙二醇新裝置投產,供應進一步增加。
2023年乙二醇計劃投產能約280萬噸,產能增速為11.3%,較2020-2022年明顯放緩,且受到效益因素影響部分裝置有不同程度的推后甚至技改轉產。
目前織造廠商尚未完全恢復,年前所接訂單以消耗庫存為主,后續全面恢復生產之后,坯布庫存仍有再次攀升預期。隆眾資訊數據,江浙地區化纖織造綜合開工率為36.84%,較節前開工上升14.98%。下游市場整體打樣、詢盤較多,但實際成交有限,即便有成交多以小單為主,整體訂單量與前期變化不大。
根據目前對全年聚酯產量及乙二醇供應量的預估,2023年乙二醇全年仍將面臨一定的累庫壓力,幅度約30萬噸。1-2月份季節性累庫,累庫幅度較大,3月份開始進入到供需拐點,二季度或能持續去庫,關注后期主要裝置技改的落實及年度檢修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