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發生以來,已經帶動一系列連鎖反應,紡織行業也頗受影響。
土耳其:在烏克蘭的24家服裝品牌中,有267家門店與180個銷售點已經關閉,俄羅斯正常運行的32家品牌中,655家門店與2556個銷售點處于觀望狀態,隨時有停業修整風險。
印度:近月以來,棉花價格一路上行,至2月前后,印度MCU-5(長度約32mm)棉花實際成交價由78000漲至83000盧比/坎地,短短二十天內漲幅約6%。
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60多種化工原料飆漲不停,噸價上漲萬元已經成為常態,最高上漲145000元/噸。地緣政治沖突升級自然是“引爆”產業鏈的原因之一。東歐局勢升溫,天然氣和電力價格再次飆升,原油飆升創8年新高帶動能化產品價格上揚,對于能源危機的焦慮心態也在日益加重。
對于中下游企業而言,無論是原料成本還是工費、運費、雜費、人工成本和其他運營成本的提升,都將成為接踵而來的重擔,將紡織人的利潤繼續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