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疆機采棉收購漸入尾聲,疆內監(jiān)管庫皮棉數(shù)量快速增長(據統(tǒng)計,截至10月27日,新疆地區(qū)累計加工皮棉157.44萬噸,累計公檢111.84萬噸),2020/21年度新疆棉現(xiàn)貨報價也隨之大幅增加,貿易商、軋花廠出貨的熱情較10月上中旬不斷升溫。一方面鄭棉盤面價格回落幅度明顯高于現(xiàn)貨,套保盤“賣現(xiàn)貨,平空單”獲利更高;另一方面2020/21年度新疆機采棉品質不理想,一部分批次即使符合生成期貨倉單要求,但貼水比較大,貿易商、棉紡織企業(yè)無論“一口價”還是基差采購都比較謹慎,軋花廠擔心資金被套牢,試圖盡早落袋為安。
10月29日,南疆喀什、阿克蘇等地監(jiān)管庫2128C2級(3128C2)皮棉公重報價集中在15250-15400元/噸(折合毛重約15600-15900元/噸),少數(shù)軋花廠2128C2/2129C2級毛重報價仍達到16000-16200元/噸。巴楚某加工企業(yè)表示,目前南疆手摘棉報價比較混亂,軋花廠報價相差200-300元/噸并不少見。隨著鄭棉、籽棉收購價回調,該公司自10月15日起對15%以上水分的籽棉拒收,對雜質大、顏色級差異大的籽棉下調0.05-0.15元/公斤收購價,目前平均每天手摘籽棉的收購量僅40-50噸。
據分析,企業(yè)謹慎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8、9月份簽約的25批絮棉訂單已入庫、公檢并陸續(xù)發(fā)運,新訂單比較少;二是中期花馬值普遍降至4-4.9、顏色級以“31”級為主,成本明顯高于鄭棉主力合約價格,沒有套保機會;三是喀什地區(qū)疫情防控全面升級,拾花工人短缺有所加劇,手摘棉上市量減少;四是近兩日南疆氣溫下降導致籽棉水分上升,籽棉盲目搶收需要控制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