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島、張家港、廣州等地的涉棉企業反饋,國慶假期以來,河南、湖北、江蘇、安徽、山東等地的棉紡織企業及中間商到港口看貨、實單采購的熱情持續高漲,港口保稅棉、清關棉成交非常活躍。除了2019、2020年度巴西棉延續給力狀態外,2019/20年度美棉的銷售、清關也較8/9月份明顯提速,印度棉、澳棉、烏茲別克斯坦棉、西非棉等出庫逐漸升溫,港口保稅+非保稅棉花去庫存效果顯著。
青島某國際棉商表示,近日棉花進口配額炙手可熱,中小棉紡織廠及中間商求配額通關美棉、巴西棉、印度棉的信息鋪天蓋地,1%關稅內配額可謂“一票難求”;該公司9月底簽約采購了500噸保稅印度棉(2019/20年度,帶證書);國慶期間又簽約1000噸保稅美棉,但進口配額卻成了一道“攔路虎”,期待40萬噸滑準關稅加工貿易配額盡早盡快發放到位。
一些涉棉企業表示,引發港口外棉出貨持續“高溫不退”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幾點:一是雖然棉花貿易商紛紛上調基差,但港口清關巴西棉、印度棉、西非棉、美棉等人民幣報價與內地庫新疆棉的價差逐漸拉大,競爭力走強;二是國慶以來,ICE的漲幅既低于鄭棉,也低于國內棉花現貨,保稅外棉的基差上調空間明顯弱于鄭棉,一些機構、涉棉企業采取“買外棉,空鄭棉”的策略降低風險;三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大幅拉低進口外棉成本。據統計,人民幣匯率自6月以來的一波凌厲漲勢目前漲幅已近6%;10月9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補漲近1100點,盤中一度漲破6.7關口,刷新去年4月以來的高點;四是從新疆棉花企業反饋來看,2020/21年度棉花馬值大、纖維長度整體下滑且斷裂比強度偏低是大概率事件;再加上目前供給青黃不接,因此內地用棉企業加大港口外棉采購“水到渠成”;五是受2020/21年度北半球新棉大量上市、資金流壓力的影響,一些貿易商、外商不僅低品質外棉報價優惠幅度比較大,庫存少、入庫時間長的中高品質巴西、美棉等也抓緊清倉;六是對11月份以后美國政府對新疆棉產品采取廣泛進口禁令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