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年度新棉腳步漸進,當前北疆局部地區已噴灑脫葉劑,若天氣條件良好,預計9月10日-15日便將陸續傳出采棉機進棉田的消息,總體看來本年度新棉啟動早于去年同期。對于新疆單產來看,目前多數觀點是疆棉單產較去年提升,眼看豐收在即,近日卻再度傳出有部分外單禁用新疆棉的消息,聯想2020年度以來的黑天鵝事件,不禁讓人長嘆,路漫漫其修遠兮……
首先我們來整理一下相關該事件的消息:
2018年8月,據《華爾街日報》30日消息,美國國會議員正向te朗普政府施壓,要求就“新疆維吾爾族人權被侵犯”一事與中國政府交涉,并對涉及此事的中國官員進行經濟和旅行制裁。
2019年12月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 中國外交部回應表示,涉疆問題根本不是人權、民族、宗教問題,而是反暴恐和反分裂問題。
2020年5月22日,華孚子公司阿克蘇華孚色紡有限公司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
2020年6月17日美國將“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簽署成法,外交部回應中方堅決反對“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美方必須承擔后果。
2020年7月1日,美國政府發布“新疆供應鏈商業咨詢公告”,警告企業不能讓供應鏈與新疆等地所謂“侵犯人權”實體發生聯系。
7月20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11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11家中國公司中包括:昌吉溢達紡織、和田泰達服裝、南京新一棉紡織印染三家紡織企業。
近日,美國政府要求美國人士和非美國人士在2020年9月30日前逐步了結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直接或間接擁有50%或以上權益的實體之間的交易;不能在9月30日之前了結相關交易的,則需要向美國財政部尋求指導。為減少麻煩,規避風險,目前部分美國客戶明確提出訂單禁用新疆棉。
……
2018-20年,貿易關系愈演愈烈,尤其是進入2020年,附加新冠疫情對于全球經濟的打擊,紡織產業鏈舉步維艱。中國是最大的棉花消費國,美國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國,本可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圖1
圖2
外單對于新疆棉花的抵制,隆眾資訊認為利空新疆棉市場、利好外棉市場。對于地產棉,喜憂參半,因該消息總體利空國內棉花市場而地產資源跟隨受到抑制,但當前隆眾資訊監測市場發現,有大型紡織企業為防范出口限制而布局新年度的地產棉資源采購。
隆眾資訊預判新年度棉花總產在560萬噸左右,較去年微幅下滑0.53%,因內地棉花種植面積出現了明顯下滑。2020/21年度新棉花將以國慶節作為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節后面臨集中上市,市場即將面臨新的供應壓力。而下游需求來看,因疫情影響之下,國內紡織服裝品消費并未順利恢復,因而對外銷的依存度有所提升。
圖3
當前貿易關系持續不穩且未來是否會明確好轉、什么時候好轉并不可預測,因而新棉上市后仍舊面臨供應寬松,而需求恢復緩慢且不確定的情況。在此基礎之下,隆眾資訊認為對于新棉需保持謹慎的心態,當前主力合約點位攀至萬三之上,已處于甚至高于其成本位,大趨勢來看,除非疫苗方面重大突破或者需求超預期好轉,鄭棉上行空間已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