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月24-28日),臨近棉花年度末期,棉花庫存壓力減輕,消費逐步恢復,盤面賣套保平倉,鄭棉呈現持續小漲。中美經貿恢復對話,中國繼續采購美棉支撐美棉價格上行。由于棉紗產能的恢復快于終端消費,供應相對過剩,加之人民幣升值后,又面臨低價進口紗的沖擊,價格競爭激烈,持續下跌,常規品種維持深度虧損。棉花替代品滌綸5422元/噸、粘膠8550元/噸,相對穩定,差價維持高位疊加消費降級,對棉花的替代持續增加。棉花CNCottonB指數12564元/噸,周漲207元/噸,與鄭棉CF2009相比升水204元/噸,擴大127元/噸。
期貨方面。隨著現貨銷售套保空單持續平倉,鄭棉行情緩慢上漲。近月合約CF2009上周五(8月28日)收于12360元/噸,周漲80元/噸。9月臨近交割,資金快速移倉1月,成交、持倉均大幅減少,成交111669手,減幅51.7%,持倉減幅40.4%。主力合約CF2101上周五收于13030元/噸,周漲100元/噸,成交減少,持倉小幅增加。持倉前20名,持多單263608手,減少5169。空單381189手,周增4888手,凈空117581手,周增10057手,凈空小幅增加。注冊倉單14664張,周減648張。預報188張,周減90張,可報資源減少。全球疫情防控常態化,美對中國打壓不斷升級,惡化國際貿易環境、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全球貿易秩序和中國經濟恢復面臨更多的挑戰,盤面已到達疫情前的去年同期水平。9月新棉即將上市,對盤面將帶來壓力,繼續上行壓力較大,新棉收購和鄭棉走勢將互相影響。
外盤:中美貿易代表通話,中國持續采購,美棉小漲,ICE主力12月合約收于65.08美分/磅,周漲82點。盤面已經超過疫情前的去年同期水平60美分/磅,達到去年10-11月高點65美分/磅,繼續上漲面臨壓力。全球貿易環境惡化,海外部分地區疫情仍然嚴峻,紡織服裝消費降級,用棉比例下降。在疫情和中美關系好轉之前,棉花消費將較長時間維持低位,棉花價格低位區間震蕩概率較大。
現貨方面。期貨全周緩慢上行,低點高于市場預期和點價掛盤集中區,成交相對較少,只有少量剛需市價和固定價資源成交。內地庫新疆棉點價成交點位集中在CF2009合約12250-12300元/噸,低基差資源逐步成交減小和貿易商普遍上調基差,總體基差水平上漲,機采棉基差集中400-600元/噸,手摘棉基差集中在800-1000元/噸。進口棉中,巴西棉因性價比好于同質量的新疆棉,成交活躍;低價的印度、西非棉也有少量成交;高價的澳棉、美棉成交稀少,但與新疆棉的差價縮小,部分美棉資源接近新疆棉,有望促進銷售。紗廠仍采用隨用隨買、逢低點價采購策略。
操作建議。疫情還沒結束,對棉花消費的影響還沒消除,但內外盤面價格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美盤已經高于去年同期5美分/磅左右,中美關系短期難有改善,仍有升級可能。新棉很快上市,供應增加,套保空單增加,利空盤面。消費仍不穩定,8月棉布銷量環比下降35.7%,同比下降40%,棉紗仍處于深度虧損中,棉價繼續上漲動力不足,注意回調風險。紗廠需把握節奏控制合理庫存,逢低階段性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