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月17日-21日),隨著國內經濟有序恢復,國外疫情稍有緩和,終端消費緩慢恢復,棉價維持震蕩底部抬高走勢。由于棉紗產能的恢復快于終端消費,供應相對過剩,疫情和中美摩擦對國內經濟雙重打擊,居民對紡織服裝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都明顯下降。加之人民幣升值后,又面臨低價進口紗的沖擊,價格競爭激烈,持續下跌,利潤被嚴重壓縮,行業虧損面維持高位。棉花替代品,滌綸短纖價格5430元/噸相對穩定,粘膠短纖價格8500元/噸,在需求的拉動下小幅回升,差價維持高位,疊加消費降級,對棉花的替代持續增加。棉花CNCottonB指數12357元/噸,周漲116元/噸,與鄭棉CF2009相比升水77元/噸,擴大51元/噸。
期貨方面。缺乏消息指引,鄭棉依托10日均線窄幅盤整。近月合約CF2009上周五(21日)收于12280元/噸,周漲65元/噸,周波動幅度僅170元/噸。9月臨近交割,資金快速移倉至1月,成交、持倉均大幅減少,成交231415手,減幅68.2%,持倉減幅33.3%。主力合約CF2101上周五(21日)收于12930元/噸,周漲90元/噸,成交、持倉均小幅增加。持倉前20名,持多單268777手,變化不大。空單376301手,周減26679手,凈空107524手,周減6554手,凈空小幅減少,以套保空單平倉為主。注冊倉單15312張,周減1084張。預報278張,周減1114張,可報資源減少。全球疫情仍在持續,防控已經常態化,美方不當操作惡化國際貿易環境、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全球貿易秩序和中國經濟恢復面臨更多的挑戰,在中美關系和疫情好轉之前,鄭棉或將較長時期低位區間震蕩,新棉9月即將上市,將對盤面帶來壓力,新棉收購和鄭棉走勢將互相影響,鄭棉主力CF21010合約在12500-13100元/噸區間震蕩概率較大。
外盤:出口簽約和裝運數據良好,中國采購量大,中美近期可能恢復接觸,美棉價格上漲,ICE主力12月合約收64.28美分/磅,周漲133點。全球貿易環境惡化,海外部分地區疫情仍很嚴峻,中美摩擦升級,紡織服裝消費降級,用棉比例下降。在疫情和中美關系好轉之前,棉花消費會維持低位,棉花價格低位區間震蕩概率較大。
現貨方面。全周鄭棉波動幅度較小,低點高于市場預期和點價掛盤集中區,成交相對較少,只有少量剛需和固定價資源成交。內地庫新疆棉點價成交集中在CF2009合約12200元/噸左右,機采棉基差集中300-600元/噸,手摘棉集中在700-900元/噸。進口棉中,巴西棉因性價比好于同質量的新疆棉,成交相對活躍;低價的印度、西非棉也有少量成交,高價的澳棉、美棉成交稀少,隨著庫存的增加,美棉價格小幅下行。紗廠仍采用隨用隨買、逢低點價采購策略。
操作建議。疫情防控常態化,中美關系短期難有改善,仍有升級可能。新棉上市在即,供應增加,利空盤面。消費減少疊加消費降級,導致部分棉花原料被低價化纖替代,棉花價格將低位震蕩,隨著消費恢復底部逐漸上抬。紗廠需把握節奏控制合理庫存,逢低階段性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