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意社價格監(jiān)測顯示,近一周以來國內繭絲市場呈現小幅下跌態(tài)勢,截止8月17日干繭市場均價在88500元/噸,較8月10日下跌2.21%。生絲市場均價在280000元/噸,較8月10日下跌1.23%。當前浙江嘉興地區(qū)干繭價格在92000元/噸,生絲價格在280000元/噸,廣西地區(qū)干繭價格在85000元/噸,生絲價格在280000元/噸。
進入8月中旬,廣西河池和附近柳城等地將陸續(xù)發(fā)放今年下半年第一批三齡蠶。從部分小蠶共育戶了解到,這一批三齡蠶的價格在每張240元,上半年最后一批的三齡蠶價格也在每張240元,往前推,三齡蠶價格從280元,到260元,再到240元。由于天氣較熱,桑葉長勢跟不上,再加上對下半年蠶繭價格還保持一定觀望情緒,前期桑園夏伐管理多以粗放式為主,第一批蠶種飼養(yǎng)量一般會少養(yǎng)一些。
1-6月,全國蠶絲產量24121噸,同比下降21.75%。其中,生絲產量22491噸,同比下降21.30%;絹紡絲產量1630噸,同比下降27.53%。綢緞產量18881萬米,同比下降13.39%。蠶絲被產量414萬條,同比下降37.51%。
2020年1-6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產量情況 | |||
產品名稱 | 單位 | 產量 | 同比(%) |
絲類 | 噸 | 24121 | -21.75 |
生絲 | 噸 | 22491 | -21.3 |
絹絲 | 噸 | 1630 | -27.53 |
綢緞 | 萬米 | 18881 | -13.39 |
蠶絲被 | 萬條 | 414 | -37.51 |
下游內銷進入淡季,據盛澤地區(qū)消息,近期面料市場成交表現穩(wěn)定,成交多以秋冬面料為主。現該地區(qū)庫存在45天左右,廠家開工積極性一般,維持在6-7成,隨著高溫天氣深入,后期工人生產積極性不佳,個別廠家或有放假操作。拿貨積極性欠佳,整體市場成交謹慎,加之對后期的信心一般,貿易環(huán)節(jié)的觀望氣氛也同樣濃郁。另外,國外市場一直沒有明顯起色,據中國海關統(tǒng)計,1-6月全國真絲綢商品出口總額5.85億美元,同比下降34.6%。1-6月全國真絲綢商品進口總額10310萬美元,同比下降13.47%。
從工業(yè)經濟指標情況來看,1-6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絲絹紡織業(yè)及精加工主營業(yè)務收入264.87億元,同比下降16.69%;利潤總額5.4億元,同比下降32.37%;企業(yè)戶數為613家,其中:虧損企業(yè)數267家,虧損面為43.56%;虧損企業(yè)虧損總額為5.13億元,同比增長28.4%。主營業(yè)務成本為239.98億元,同比下降17.15%;管理費用為8.77億元,同比下降13.31%;財務費用為4.05億元,同比增長3.30%。資產合計為540.4億元,同比增長4.87%,其中:流動資產合計為306.4億元,同比增長4.35%;應收賬款為72.76億元,同比增長9%;產成品存貨為121.96億元,同比增長13.51%;負債合計為308.52億元,同比增長4.23%。
生意社分析師認為,目前終端消費動力不足成為繭絲價格上漲的最大壓力,進入八月繭絲市場淡季特征仍較為明顯。從內銷市場來看,逐步復蘇對于繭絲行情有著一定程度的提振,但行業(yè)產能過剩現象也愈加凸顯,常規(guī)產品依舊滯銷,不管是織造企業(yè)還是貿易商,仍舊面臨著產銷難平、訂單青黃不接的狀態(tài)。從外銷市場來看,正在回歸正常,出口訂單將逐步回暖,但市場對訂單能恢復到什么程度還存在擔憂,在紡織服裝上的消費更加謹慎。內銷淡季、外銷尚未恢復,行業(yè)整體低迷的現狀仍未改變,預計短期內繭絲價格仍將弱勢運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