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工廠開始虧損,現在減停產來限產保價!7月聚酯工廠減停產計劃公布!
1、欣欣:減產2條線和部分切片,開始時間7月初,結束時間未定,涉及產品長絲+切片。
2、華宏:檢修,開始時間7月2日,結束時間7月下旬,涉及產品短纖。
()及產品長絲+切片。
4、海欣:長絲減產3條線,120噸/天,開始時間7月上旬,結束時間未定,涉及產品長絲。
5、宏泰:切片減產30噸,開始時間7月上旬,結束時間未定,涉及產品切片。
6、盛虹:切片減產150噸,開始時間7月上旬,結束時間未定,涉及產品切片。
7、恒逸:切片減產10%,開始時間7月上旬,結束時間未定,涉及產品切片。
8、天圣:減產25%,已減部分,90噸/天,開始時間7月上旬,結束時間未定,涉及產品長絲+切片。
9、安興:計劃檢修,開始時間7月20日,結束時間未定,涉及產品短纖。
10、騰龍:輪檢,開始時間7月上旬,結束時間7月中旬,涉及產品瓶片。
11、大沃:計劃減產200噸,開始時間7月中旬,結束時間未定,涉及產品長絲。
12、卓成:計劃檢修一個月,開始時間7月底8月初,結束時間8月底9月初,涉及產品長絲+切片。
13、聯達:長絲轉切片兩條線,計劃檢修,100噸/天,開始時間7月底8月初,結束時間未定,涉及產品長絲+切片。
從去年開始,滌綸長絲價格就一直處于下降通道,偶有消息面的利好刺激上漲,也并不持續。沒有終端實質性的利好支撐,滌絲價格難以好轉。尤其是目前已經進入紡織市場傳統淡季,滌絲價格又開啟跌跌跌的模式,要把之前漲的那部分都跌去。
截至目前,滌綸長絲各產品價格重心下滑嚴重,FDY產品報價在5500元/噸附近,POY產品報價在5100元/噸附近,DTY產品報價則在6700元/噸相比。與2018年滌綸長絲巔峰時刻相比,跌幅簡直讓人唏噓。
價格跌了,卻依舊賣不出去。7月開始紡織市場進入傳統淡季,在往年就是一個織造企業坯布累庫存的時候。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外貿出口基本停滯,本就有大量的庫存積壓在倉庫里。有布老板就調侃說,現在不在倉庫里堆幾百萬米的庫存,都不好意思告訴別人你是做紡織的。可以說,現在的織造企業里,庫存堆滿倉庫的屬于常態,倉庫里還有地方可以堆布的,要不就是生意特別好,要不就是倉庫造得比別人家大了。據數據監測顯示,江浙地區織造企業坯布平均庫存已經超過了43天,達到了年內最高水平。
近期以來,滌綸長絲產銷一直維持在4成附近,織造廠家觀望心態明顯,廠家優惠促銷手段也失效了,產銷難有突破。于是聚酯廠家陷入了產銷難平的狀態,持續累庫存。目前,聚酯工廠平均庫存已經上升至26-36天附近,且呈上漲趨勢。同時二季度以來滌綸長絲跌勢擴大,原料震蕩運行,現金流持續收縮。整體來看,POY、FDY利潤水平波動較大,目前多數品種出現虧損的情況,POY虧損已超200元/噸、FDY虧損超350元/噸,DTY利潤水平相對平穩,尚有100元/噸的盈余。
目前來說,滌絲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消息面的指引,如今,原油價格已經站上了40美元的關口,但依舊難以給聚酯市場注入強心劑,除下游織造需求弱化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則是缺乏上游PTA和乙二醇的成本支撐。PTA和乙二醇本身價格已經處于低位,而后期依舊面臨著投產預期,產能過剩格局加劇,價格下降概率偏大。對滌絲市場來說,也加劇了不確定性。
在上游一波熱炒之后,聚酯市場現今更多的回歸到了看需求端的指引,而下游許多織造企業扛不住庫存與資金的雙重壓力開始了減產操作,目前江浙市場噴水織機開機率已經下降到了6成左右。
當促銷的套路沒用了之后,為了不止于在淡季更淡的市場累積更多的庫存,聚酯廠家自然而然的開啟了限產保價!(
來源:星光化纖、中國綢都網、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