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6月份市場就傳聞儲備棉輪出消息,在端午節歸來之后終于官宣,拋儲50萬噸,日出0.8萬噸,時間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
上周7月1日至3日,輪出首周每日成交率都是100%,且成交均價折合3128B新棉價格良好,好不熱鬧,然而現貨市場并不好過,尤其是地產棉市場,市場之冷清與輪出交易對比,儼然“冰與火”。
單位:元/噸
日期 | 出售資源(噸) | 實際成交(噸) | 成交率 | 平均價格 | 折3128價格 |
7月1日 | 8035.232 | 8035.232 | 100% | 11139 | 12549 |
7月2日 | 8036.47 | 8036.47 | 100% | 11372 | 12303 |
7月3日 | 8060.22 | 8060.22 | 100% | 11398 | 12316 |
總、均 | 24131.922 | 24131.922 | 100% | 11303 | 12389 |
對比相關基準價格來看,CCIndex、CNCottonB以及考特魯克指數近日走勢均向上,而輪出交易均價折合3128均高于此三項指數。
儲備棉輪入進程火熱,今日雖尚未競價結束,但成交率依舊是100%,與儲備棉輪出相比,現貨交易慘淡的多。
首先是地產棉,內地主產區河北的諸多軋花廠所加工的棉花均供給下游粗支紗、氣流紡等紗線客戶,剛好是此次儲備棉的使用客戶,客戶因意向拍儲而對于地產棉進行壓價。以河北邢臺地區花廠為例,輪出之前廠家正四級皮棉毛重含票周邊送到價格11800元/噸,至目前已被下壓至11600元/噸左右,跌200元/噸,并且客戶需求量減少。再次是對于中間貿易環節的沖擊,來源于輪出消息偏好、積極,盤面穩中上移導致點價成本明顯升高,下游紗線客戶對于好質量資源價格承受能力有限,期貨價格的上移使得一部分紗線客戶退市觀望,僅剛需客戶隨盤點價但數量較少。
隆眾資訊認為,在當下需求不如意的情況之下,下游紗線企業參加拍儲勢必會減少現貨市場購買數量,需求依舊是有限的,即便輪出表現較好也不應盲目樂觀,整體棉花市場供過于需的基本現狀依舊存在。另外全球疫情也并未得到解決、疫苗方面亦無實質性進展,謹慎一些并不為過。另外受到資金方面以及經濟數據預期好轉影響,不排除有資金進入棉花期貨交易之中,若主力合約有上漲機會,建議當前手持現貨的加工企業積極出售前期成本較高的存貨,因隆眾認為供過于需的前提之下,即便期貨主力沖高依舊會再次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