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股市暴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紡織市場原料及坯布的量價齊跌。紡織人不禁“吐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真的是太難了!
原料
價格“地板價”,產銷再次陷入4成怪圈
價格跌了,卻依舊賣不出去。近期以來,滌綸長絲產銷一直維持在4成附近,織造廠家觀望心態明顯,廠家優惠促銷手段也失效了,產銷難有突破。于是聚酯廠家陷入了產銷難平的狀態,持續累庫存。目前,聚酯工廠平均庫存已經上升至26-36天附近,且呈上漲趨勢。
坯布
價格跌得“褲衩”都不剩,庫存刷新高位
要比慘,今年的行情,大概誰都慘不過織造企業。
去年開始,深受產能過剩惡果及中美貿易摩擦的雙面夾擊,織造企業訂單青黃不接,加上資金鏈緊張,終端需求萎靡,逼得不少企業破產關門。2019年,被紡織人烙上“從業以來最差一年”的印記,但也有人說,或許是未來三年內最好的一年。于是,今年剛開端,疫情這只黑天鵝沖擊整個全球產業鏈,紡織企業也不能獨善其身。2月份,幾乎整個紡織市場都處于停擺狀態,3月,市場開始動起來,但也不過是做年前的單子,新單寥寥無幾,尤其是外貿訂單,更是只有取消、推遲的消息。
后疫情時代,經濟開始緩慢恢復,但真正反饋到紡織市場上來,需求并沒有明顯的回暖跡象,尤其是外貿出口壓力依然很大。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95.54億美元,環比增長38.36%,其中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89.057億美元,同比下降26.93%。2020年1-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979.65億美元,同比下降0.80%,其中服裝累計出口額為382.131億美元,同比下降22.80%。
織造方面,訂單情況依舊不理想,產銷難平成為市場常態。目前,盛澤地區織機開機率在7成附近,端午過后部分廠家放假結束,開機率有所提升,但走訪來看,由于多數企業已經在織庫存,因此后期織機開機率進一步下滑成為大概率事件。
不斷織布,又賣不出去,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坯布庫存的不斷升高。根據中國綢都網監測的樣本企業顯示,目前盛澤地區坯布庫存已經上升至45天附近,刷新4年來的高位。
坯布價格則是高庫存的最終結果。以常規坯布為例:
210T滌塔夫目前報價在1.1元/米左右,而2018年在1.65元/米左右,跌幅為33.33%;
240T春亞紡目前報價在1.9元/米左右,而2018年在2.6元/米左右,跌幅為26.92%;
380T尼絲紡目前報價在3.1元/米左右,而2018年在4.9元/米左右,跌幅為36.73%。
可見,由于坯布高庫存及需求難以為繼,目前的坯布價格已經跌無可跌,在遇到拋貨時候甚至都是虧損。一年比一年跌價,后期想漲起來,非常困難。
結束語
密切聯動的紡織產業鏈上下游,對于紡織后市看法幾乎是一致的不看好。目前,不管是原料還是坯布都已經跌到了一個底部位置,下降的空間已經不大,但上漲的動力又缺失。紡織產品沒法像豬肉一樣“任性漲價”,只能在虧損到來之前努力賺到每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