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價格指數繼續上升;國儲棉成交依然火爆,成交價格上漲;現貨資源趨緊,報價抬頭;純棉紗市場走勢調整為主;鄭棉繼續上漲趨勢,帶動ICE期棉反彈。
一、國內棉花市場
1、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統計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周均價12923元/噸,較上周漲216元/噸;2129B周均價13196元/噸,較上周漲178元/噸;2227B周均價11937元/噸,較上周漲170元/噸。
2、國內市場動態
儲備棉輪出——(6月27日-7月1日)的一周,儲備棉輪出投放總量10.70萬噸,成交總量10.69萬噸(紡織企業5.60萬噸、非紡織企業5.09萬噸),成交率97.97%,平均成交價格13003元/噸。
新棉種植——6月25日以來地方、兵團各邊連隊棉花打頂工作全面展開,控制棉株主莖生長,促進棉株早結鈴、多結鈴、減少脫落,提高棉花品質,具有明顯的 增產增收效果。沙雅某種植了2000畝細絨棉的大戶表示,今年從莎車、伽師、麥蓋提以及當地雇傭小工“打頂”的費用較往年有較為明顯的下降,植棉成本進一 步下滑。目前最大的擔心是因天旱、水庫開閘放水比較晚,而且用水“排隊”期比較長,導致棉花肥力、營養跟不上,影響棉花現蕾開花。上周長江流域的湖北、安 徽、湖南等棉區普降大雨,長時間陰雨天氣不利于棉花生長,部分棉田出現病蟲害
企業動態——鄭期上漲,CF1701合約突破14000元 /噸以及國儲棉輪出底價、競拍日均成交價“節節攀升”。據南疆一些軋花廠反映,截止6月底,雖然內地赴疆考察、包廠或租賃加工線的涉棉企業仍比較少,但疆 內部分大型棉花加工企業和貿易商卻依據“近水樓臺”的優勢紛紛到個體棉花加工企業商談包廠或合作收購加工的事宜,新疆皮棉加工產能過剩的整合或提前到來。 承包方大多要求具有農發行或信用社貸款資質,廠區周邊棉花資源比較豐富以及加工設備必須含“三絲”清理機、新型皮清機等等,出租方報價集中在60-100 萬元,但是最后成交價格還是以協商為主。而與疆內手采棉軋花廠對外承包費、生產線租賃費較往年再次下滑20%-30%不同,北疆精河、奎屯、塔城、博樂等 地機采棉廠家或生產線的租金不降沒有下滑反而略有上漲。
加工量——截至7月1日,新疆專業監管倉庫實際累計加工皮棉量353萬噸。
入庫量——截至7月1日,新疆專業監管倉庫實際累計入庫皮棉量334萬噸。
疆棉發運——6月24日—6月30日,經過陜西眉縣核查點的公路出疆棉運輸5669.098噸,較上周減少8902.262噸。2015年9月1日-2016年6月30日公路出疆棉核查總量為189.99萬噸。
鄭棉期貨——截至7月1日一周,鄭棉延續大幅上漲趨勢,高位震蕩,高調突破14000一線,主力合約1701收于14735元/噸。目前鄭棉持倉70.4萬手,增倉4.9萬手。
二、國際棉花市場
上周五ICE期棉合約價格走高,12月合約65.13美分/磅,漲0.86(1.34%),成交量減少。7月1日,美元指數下跌和油價上漲提振市場情 緒,中國市場繼續強勢拉升給促使棉價反彈,ICE期貨高開高走,12月合約收復前日一半失地。隨著近期利空因素的消化,棉價將維持高位盤整的狀態。
三、紗線市場
純棉紗市場走勢調整為主,棉紗市場整體成交零散,雖散批量出貨于上周持平,但大批量交易較少。65/C35 32S、21S需求尚可;滌粘紗銷量一般;純滌紗價格變化不大,T45S銷量好于其他規格;人棉紗市場表現一般,價格有下調趨勢。而具體情況看,受棉花強 勢影響,個別紗廠有漲價意向,幅度在200-500元/噸左右。
四、宏觀環境
1、人民幣寬幅震蕩成主基調匯率環境利好經濟復蘇
二季度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階段性走弱態勢。分析人士指出,展望下半年,在美聯儲升息預期顯著減弱、外匯占款降幅持續收窄等因素影響下,人民幣匯率預計不會出現較大貶值壓力。匯率波動不會對宏觀經濟復蘇帶來明顯負面影響。
2、以穩為綱 下半年經濟料“四箭齊發”
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將于近期公布。部分機構表示,預計第二季度經濟增速與第一季度基本持平,上半年GDP增速為6.7%左右。業內人士表示,穩增長仍是下半年的主基調。在此背景下,經濟將在投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以及“雙創”四大領域發力。。
3、美國6月制造業擴張速度創16個月新高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受制造業新訂單和生產指數上升帶動,6月份美國制造業擴張速度創16個月新高。報告顯示,6月份美國制造業采購經 理人指數從前月的51.3升至53.2,高于經濟學家預期的51.4,創2015年2月以來新高。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是衡量美國制造業綜合發展狀況的晴 雨表,該指數以50為臨界點,高于50表明制造業處于擴張狀態,低于50則表明制造業處于萎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