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5月下旬已有少量2016年度澳棉抵青島、張家港等港口,纖維長度普遍達1-3/16〞及以上,斷裂比強度最低30GPT,馬值C2的比例高,主要是棉紡織廠、國內大型進口企業采購的棉花,抵港即清關提走,外商和貿易商做保稅的非常少,有港口現貨報價的也寥寥可數。
山東、河南、江蘇等地紡企表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前后抵港的澳棉,大多是在3月上旬ICE主力合約跌至54-57美分/磅左右簽的合同,ICE反彈至60美分/磅以上后中國買家對5/6/7月船期澳棉、2015/16年度美棉的興趣明顯下滑,采購由“船期棉”轉向港口保稅的2015年度澳棉和美棉、烏棉、西非棉等。一方面由于輪出的國儲進口棉100%成交,存儲庫高度集中,出庫能力嚴重不足,雖然競拍到2012年度收儲的美棉、澳棉、西非棉,但提貨期大多被推遲至半個月以后,為了解決“等米下鍋”窘境,紡高支紗的企采購港口外棉現貨“過渡”;另一方面截止5月19日,2015/16年度美棉的簽約出口進度已達到USDA預測年度出口總量的99%,5/6月船期美棉數量少而且以中后期花為主,品質、品級有較為明顯的下滑,而2016年度澳棉的報價高于陳棉1.2-1.5美分/磅,清關人民幣報價普遍在14200-14500元/噸,再加上JC40S及以上支數棉紗的來單以“短、平、快”居多,大部分紡企對高價澳棉的消化能力不足。
據幾家外商和大型進口企業估測,截止5月底中國各主港保稅棉庫存約9-10萬噸,較4月底減少1-1.5萬噸,烏棉、澳棉、美棉和巴西棉占出庫量的90%以上。由于港口2015/16年度美棉、烏棉、澳棉集中在數家大型外商、貿易商手中(某外商仍有一定量的2014/15年度美棉庫存),資源處于壟斷狀態,小貿易商、中間商大多沒有入市,因此保稅棉、即期棉花的成交主要由用棉企業直接詢價、簽約。某澳大利亞棉企表示,輪出的2012年度國儲進口棉對2016年度澳棉銷售的影響并不大,一方面國儲澳棉數量很少,而且顏色級以“21”“22”等為主,雖然纖維長度、馬值、強度等指標比較好,但紡JC40S以上棉紗仍有些困難,而且不能紡40S-60普梳包漂白、包噴氣紡紗;另一方面由于國儲澳棉競拍火爆,加價幅度很大,目前市場上國儲澳棉的銷售報價集中在14000-14500元/噸,與2016年度澳棉相比在價格、品質、一致性等各項指標均處于劣勢。
從各棉商的報價來看,澳棉已“放下身段”,拉低與美棉、巴西棉甚至烏茲別克斯坦棉報價的“落差”,競爭力不斷增強。如6月1、2日,6/7月船期SM1-3/16〞澳棉的報價為78.40-78.50美分/磅,而6/7月船期的2015/16年度C/A1-5/32〞、EMOTSM1-5/32〞的報價則為76.50-76.60美分/磅、74.40-74.50美分/磅,差價分別為2美分/磅、4美分/磅,較2014、2015年度同期大幅收窄,而澳棉在長度、強力等指標上明顯占優;6/7月船期SM1-1/8〞烏茲別克斯坦棉報價77.40-77.50美分/磅(為2015/16年度陳棉),僅低于2016年度澳棉1美分/磅。隨近日ICE期貨主力合約觸頂回落,2012年度國儲棉已輪出售罄,再加上6-9月國內紗線訂單向高支紗、精梳紗轉移,澳棉將迎來“黃金”銷售期,裝船、保稅、出庫或現井噴。部分江浙貿易商、紡企表示,ICE主力合約再次跌破62美分/磅、60美分/磅的概率較大,買家將抓準時機訂購澳棉及8/9月船期的巴西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