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浙、山東、河南等地幾家中型棉花企業反饋,自7月份以來2023/24年度新棉預售已逐漸展開,報價采用CF2401合約+基差模式,重點是新疆棉機采棉(前北疆后南疆)。
目前看,新棉預售的詢價、成交情況相對比較理想,但對于部分中小棉紡織企業、中間商11月中旬前交貨的要求,大部分疆內加工企業、貿易商接單底氣不足不敢接單,一方面雖然6/7月份持續范圍廣、時間長、強度大的高溫天氣使棉花發育生長提速,截止目前生長期仍較往年推遲一周以上(南疆三大棉區表現尤其明顯),因此10月上旬機采籽棉能否大量上市仍存疑問;另一方面,由于2023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同比較大幅度下降(降幅兵團高于地方,南疆高于北疆),6-9月份高溫對單產的影響尚待觀察,再加上對2023/24年度籽棉、皮棉價格將高位運行的預測,因此下年度農民前期籽棉普遍惜售,導致交售期或再次拉長的概率上升。當然,喀什、阿克蘇等地幾家手摘棉軋花廠表示,由于與浙江、重慶、河南等地絮棉(民用棉)經銷商多年合作,目前已有一定量的手摘棉訂單下達,但并未明確基差或一口價。
從部分棉花貿易企業報價來看,7月21日疆內監管庫“雙28”(或單29,主體品級31)公重報價上漲至17950-18100元/噸;而河南、江蘇等內地庫“雙28”新疆機采棉報價也僅18150-18300元/噸,疆內外皮棉價差收縮至200-300元/噸,再加上7月中旬以來新疆棉公路運輸價格持續上漲(一周多上漲超過30元/噸)及出疆車輛減少(返程車下降比較明顯),因此近一周多來汽運出庫棉花數量下滑比較突出。
江蘇常州某棉企表示,考慮到距新棉上市只有兩個月左右時間,再加上截止7月下旬前疆內各監管庫仍有商業庫存150-160萬噸(截止6月底新疆棉花庫存為182.56萬噸),因此部分監管庫、鄭棉交割庫已催促棉花所有權人抓緊銷售、出庫,以便8月底前騰出庫容。
從調查來看,截止目前疆內80%左右的棉花加工企業都已開啟機器檢修,安全、消防等設備維護及相關培訓工作(主要由當地鄉鎮主管部門組織),奎屯、昌吉、石河子等地涉棉企業判斷,2023/24年度北疆籽棉、皮棉基本不會推遲上市(7-9月厄爾尼諾現象對棉花生長期的影響較大),9月底至10月初仍將是開秤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