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以來,鄭棉經過短暫的回調蓄力后再次上漲,7月20日早盤主力CF2309合約高點觸及17300元/噸,新疆棉花加工企業、貿易商/期現公司大多沒有調整報價基差,部分棉紡企業低位補庫的愿望再次落空,市場觀望氣氛偏濃。
山東濟南某棉企表示,用棉企業大多以鄭棉CF2309合約盤面價格17000元/噸為“分水嶺”,當低于17000元/噸時,詢價、下單呈現持續回暖趨勢(成交以特價盤和低基差資源為主);當高于17000元/噸時,成交、出貨迅速轉弱,有價無市的現象顯現。
據了解,雖然7月20日山東、江蘇、河南等地內庫“雙28”(或單29)新疆機采棉公重報價普遍上調至18000-18200元/噸(CF2309合約早盤震蕩向上),但實際成交比較稀少,部分棉花企業只能采取“高報價,大讓利”的模式刺激出貨,但難改紡企整體拿貨低迷的現狀。江蘇徐州某紡企判斷,與上游棉花等原料強勢拉漲相比,中小棉紡織企業深陷棉紗虧損面偏大、紗布累庫率提高、現金流趨緊、支出上漲的極端不利于狀態,因此要么棉紗成本大漲的壓力向下游、終端傳遞并釋放,產業鏈逐漸理順;要么棉紗布價格“原地踏步”,壓力向上游反推,棉花加工企業/貿易商讓出利潤空間,否則持續處于“上下兩難,腹背受敵”的困境,7/8月份將有更多更大規模的紡企被迫選擇減產甚至停產以降低虧損。
部分棉花貿易商判斷,近期新疆主產棉區持續遭遇范圍廣、強度大、時間長的高溫天氣,引發2023/24年度新疆棉花單產下降的擔憂上升及2023/24年度新疆棉上市前國內棉花供應仍趨緊成為鄭棉“跌不動,漲的起”的關鍵,而2023年下半年央行信貸將發力、大幅寬松及俄羅斯退出黑海糧食運輸協議將引發全球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等利好對鄭棉形成助推,因此棉紡織企業需要把握入市機會,提前鎖定符合生產要求、滿足接單需要的棉花資源,將2023/24年度的接單、交貨風險降至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