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價疲軟回調 紡企避險情緒增加
2023-06-21 09:46:08 來源:中國棉花網
據廣東、江浙等地部分棉紗貿易企業反饋,隨近期鄭棉主力CF2309合約持續在16500-17000元/噸區間盤整,沿海地區針織、機織企業開機率逐漸下降并對棉紗詢價/補庫減少;再加上進口棉紗的沖擊和一些中間商庫存偏大等因素影響,棉紗報價率先出現疲軟、小幅回調跡象,尤其OE紗、C40S及以下支數中低配環錠紡紗,而50S及以上高支紗報價高位企穩,紗廠、布廠仍有排單。 棉紡企業棉紗出廠價是否跟進下調值得關注:一方面自6月上旬以來國內棉花期現價格大幅上漲,導致低支、中支紗即期產銷出現虧損(高支紗高配紗利潤雖大幅壓縮,但并未倒掛),因此即使貿易商、中間商棉紗報價下調,紡企跟進的難度也比較大;另一方面6月上中旬部分紡企棉紗出廠報價剛剛被動上調500-1000元/噸(實際成交僅上浮300-500元/噸),如果再次回落,不僅前期訂單執行難度大,而且布廠、中間商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驅使下,更不肯輕易下單。 江蘇徐州某5萬錠紗廠表示,鄭棉主力合約不跌至16000元噸以下,沒有調整棉紗報價的打算,否則很可能得不償失;目前棉紗線庫存已增至22天以上,逐漸實施減產,以降低棉花、棉紗庫存大量占壓流動資金,部分職工端午假期延長至一周左右。 部分紡企認為,6/7月份內需訂單逐漸回落的跡象比較明顯,雖然與前兩年疫情期間相比呈“淡季未淡,產銷稍好”的局面,但主要是由后疫情時代需求集中釋放所致;而近期國內棉花價格大漲、棉花與替代品滌綸短纖/粘膠短纖的價差明顯擴大、紡企成本壓力難以有效向下游終端傳遞,內外棉花價差順掛幅度再次擴大至1500元/噸以上等等不利因素,使紡企不得不在降產能、回籠資金、減庫存或轉產混紡紗等等方面做文章,以期渡過當前內銷、外貿訂單“青黃不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