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后,前期火熱的行情逐漸退潮,要說訂單沒有嘛,也不是完全沒有,類似仿真絲這種夏季面料依然有一定銷路,但要說爆款嘛,確實不多。更重要的是,利潤不高,常規的坯布可以成本價甚至虧本價拿貨,一些定織產品的利潤也沒有以前高了。面料也同樣如此,老客戶壓價,新客戶也壓價;內貿壓價,外貿也壓價;小品牌壓價,大品牌現在也同樣壓價。
大單少,小單多,利潤低,你不做別人搶著做,做到最后忙了半天卻賺不到太多的錢,現在的行情就是這么一個溫水煮青蛙的行情。
“618”來了,訂單沒來
“溫水煮青蛙”的行情太需要一個爆點了,一個大單子,一個購物節。然而真當“618”開始之后,走貨最好的依然是電子消費品類,服裝方面則是斐樂、李寧、耐克、安踏等品牌服飾銷售情況好一些,這也與去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前幾年,服裝作為毛利較高的品類,是618及雙十一活動期間大促的主力軍,現在今年,服裝廠商參與促銷的熱情不高,甚至部分品種直接放棄促銷活動。
訂單量不足,染廠部分崗位輪休
隨著紡織市場傳統淡季日益臨近,染廠行情也逐漸淡了下來。“我們廠里開始停缸了,已經停了10來個。客戶點色少了,量也不是很多,有部分崗位的人員開始輪休了。”該染廠業務員如是說。對這家染廠而言,此次停缸令原先100%的開機率回落至90%附近,縱觀市場,這個開機率數值還是遠超行業平均值的。不過,連規模尚可的染廠都出現了停缸現象,那小型染廠的處境可想而知。
據了解,當前不少印染企業的訂單都比較零散,缺乏大單支撐,部分染廠存在生產不齊的情況。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這部分染廠或是選擇每周集中投坯生產,或是用降低染費的方式吸引大單前來。
如此看來,在訂單延續性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接下來印染企業的開機率可能越發難以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