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來ICE棉花期貨開啟震蕩回落模式,目前多空雙方在80美分/磅關口爭奪,加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5月3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至5%-5.25%的水平,引發國外大部分商品期貨下跌。不過,3月底以來,鄭棉開啟強勁的反彈節奏,主力9月合約連破關鍵點位,萬六關口已近在咫尺。
為什么在外圍市場、消息面利空以及ICE期貨弱勢震蕩的大背景下,鄭棉卻能走出一輪獨立的大幅反攻行情呢?筆者歸納如下幾點:
一是炒作新疆棉區天氣。雖然2023年3月下旬以來南疆大部分棉區春播大幕拉開(北疆4月中旬才逐漸啟動),但低溫、降水、沙塵、冰雹、霜凍天氣輪番上陣,導致棉種發芽、出苗、生長遭遇困難,大面積補種、重播成常態,業內對2023/24年度新疆棉花產量的擔憂大幅升溫。
二是北疆棉花播種面積減幅或比較大,南疆也不容樂觀。2022年除糧棉比價偏低外,農民辣椒、番茄及其它農作物收益很高,加快了農民調整種植結構。
三是雖然棉紡織企業排單大多至5月中下旬,但目前中下游開機率仍維持在高位。從調查來看,截止4月底,除了棉紡廠紗線庫存處于偏低水平外,棉紗貿易商、中間環節沽漲的意愿仍很強。另外對2023年下半年棉紡織服裝行業進一步好轉的強預期,使消費終端的信心不斷修復。
四是中國經濟加速回暖,棉花消費將呈“淡季不淡”格局。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第3個月位于擴張區間;3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8.2%,環比上升1.9個百分點,明顯高于臨界點,而中國“最旺五一”的消費熱潮也打消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