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底安徽省沿江主產棉區大小軋花廠先后結束了籽棉收購、加工工作,按往年習慣也就宣告了本年度籽棉收購、加工工作的結束,軋花廠在新的棉花年度開始前基本上以皮棉銷售為主。但在四月中旬開始,個別400型軋花廠又開門收購籽棉,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通過調查了解,是兩個方面原因促使了個別軋花廠重啟了籽棉收購。一方面是當地有大量存棉且存棉人無奈出售籽棉。由于去年籽棉平均收購價格低于上一年1.00元/斤,不少種棉大戶和棉花經紀人不愿出售籽棉,想囤棉待漲,因此留下了大量的籽棉未賣。春節后在籽棉收購價格受棉花期貨開盤前幾個交易日價格大幅上漲而提高到3.85元/斤時,這些存棉人還想著賣更高的價沒有出售籽棉。后來棉花期貨價格回落,籽棉收購價格隨之回調。眼看當地籽棉收購價格回漲無望且出現虧損,無奈聯系軋花廠要出售籽棉。這些存棉人更擔心后期價格繼續回落會帶來更大的虧損。另外,今年天氣暖得早,氣溫升得快,前一陣最高氣溫達到了32℃,這對籽棉存儲非常不利,存儲不好會使籽棉顏色發黃影響質量,進而影響籽棉價格,這讓存棉人感覺存放的籽棉就是“燙手的山芋”想盡快出手。
另一方面,軋花廠算了一筆經濟賬,愿意重啟籽棉收購。首先是價格合適,當前種棉大戶和棉花經紀人對3.60~3.65元/斤的籽棉收購價格愿意接受,這個價格是節后最低價格且已低于全年平均收購價格;其次籽棉質量較好,基本上是三級籽棉且一致性好,籽棉衣分在38.5~39%,回潮率適中;再次是收購量能保證,不會開秤幾天就收不到籽花。據收購前摸底,沿江幾個產棉大縣尚存籽棉近1000噸,在大部分軋花廠無意重啟籽棉收購情況下,個別軋花廠可以“獨吞”。經測算,現在收購加工皮棉成本大約在15000元/噸,即時銷售尚有400元/噸左右利潤完全有利可圖。最近鄭棉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多日站上15000元/噸關口帶來了皮棉現貨價格跟漲,更增添了個別軋花廠放量收購的動力。據了解,這家重啟籽棉收購的軋花廠已收購籽棉近一百萬斤并開足馬力進行籽棉加工,爭取邊收購、邊加工、邊銷售來個“落袋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