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非洲的第一人口大國和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正面臨嚴重的財政問題:債務增加、收入減少、匯率暴跌、通脹飆升......
奈拉2023年或跌超30%
日前,一項針對投資者和分析師的調查顯示,預計非洲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將在2023年2月大選后,以6年來最大幅度讓本國貨幣奈拉貶值,以符合市場預期。
尼日利亞實行由嚴格控制的官方匯率主導的多重匯率制度,切斷了許多企業和個人的交易渠道,進而推動需求流向未經授權的黑市。這導致管理市場與平行市場之間的利差顯著擴大。相差將近77%。
接受調查的13名投資者和分析師中,11人預計尼日利亞中央銀行將在選舉后讓奈拉貶值。其余兩位分析師預計,奈拉將繼續逐步貶值。自去年采用更靈活的NAFEX(投資者與出口商匯率)以來,奈拉開始逐步貶值。
2021年,尼日利亞央行將奈拉貶值7.6%,向單一匯率制度邁進。
預計中值是,下一次貶值將使奈拉貶值多達五分之一,這將使奈拉兌美元匯率降至1美元兌533奈拉。日前,美國銀行經濟學家Tatonga Rusike給出了類似的預測。調查的10位受訪者中位數認為,奈拉兌美元匯率降至1美元兌583奈拉。
奈拉遠期合約的價格顯示,奈拉2023年將貶值約三分之一。20% - 33%的降價幅度將是2016年以來最大的。奈拉兌美元今年已下跌4.5%。
尼日利亞財政危機令人擔憂
日前,駐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發布公告表示尼日利亞財政危機令人擔憂。
據《抨擊報》11月3日報道,多名專家表示,擔心尼日利亞財政狀況持續惡化將引發危機。
根據尼日利亞聯邦債務管理辦公室數據顯示,該國2023年預算中為償債預留6.31萬億奈拉(145.1億美元),占當年估計總支出的30.8%,預計比2022年將高出71.2%,該國債務從現任總統上任以來共增加30.72萬億奈拉(706.2億美元),增長253.47%。
此外,根據尼日利亞國家統計局數據,由于貨幣貶值和能源成本上升導致進口產品成本增加,尼日利亞的總體通脹率連續九個月加速上升,在10月份達到21.1%,創17年來新高,比9月份報告的20.77%高出0.32%。
IMF下調尼日利亞的增長前景
日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10月世界經濟展望 (WEO) 中,IMF將尼日利亞的經濟增長前景下調了0.2個百分點至3.2%,并在2023年下降至3%。
這兩個估計值較2022年7月預測的3.4%和3.2%均下降了20個基點 (bps)。
尼日利亞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22第一季度增長了3.4%,但在第二季度放緩至3.1%,迄今為止的平均表現低于聯邦政府今年的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增長率從3.8%下調至3.6%,而預計全球經濟今年將增長3.2%,明年將增長2.7%,與去年的6%增幅相比急劇下降。
此外,IMF還表示,由于通脹上升,尼日利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其他國家面臨社會和政治不穩定,以及糧食不安全狀況惡化的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盡管通脹率沒有世界其他地區劇烈,且驅動因素不同,但該地區的通脹率幾乎是大流行前水平的兩倍。
就食品而言,自2019年以來,玉米和小麥等主要糧食的價格上漲,占該地區總體通脹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預計到2022年底,尼日利亞和撒哈拉以南地區其他國家12%的人口將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問題。
【風險提示】:
尼日利亞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場、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二大貿易伙伴和主要投資目的地國,兩國各領域合作密切。
據中國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22年1-11月,中尼雙邊貿易額達到1440.9億元人民幣。
其中,我對尼出口134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自尼進口96.5億人民幣,同比下降43.9%;貿易順差達到1247.9億人民幣。
近期與尼日利亞有貿易往來的企業,務必與當地客戶保持密切聯系,提前做好風險管理,避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