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一季度國內聚酯行業又新增了7套裝置,合計新增產能達到195萬噸/年,而過去四年間,一季度平均新增產能為96.5萬噸/年,今年投產水平已較過去四年平均水平翻翻。
從整個投產內容上來看,依舊是行業頭部企業擴產為主,并且主要配套生產產品為滌綸長絲,年內投產裝置中,頭部企業投產占到74.36%,滌綸長絲產能新增占到58.97%,均處于絕大多數水平。
新裝置的快速投產也使得國內聚酯行業產能基數快速增加,并且更進一步帶動產出不斷增加。根據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聚酯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在89.07%,較去年同期上漲,1.97%。并且春節前的逆市提負也使得整個一季度聚酯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較去年4季度上漲5.92%,季節性走勢變得不明顯。而從產量數據來看,2022年3月國內聚酯產量來到531.21萬噸,創出歷史最高水平。
產業鏈負荷:聚酯>PX>PTA>織造>MEG
但是后期來看,短期國內聚酯產出難以維持在當前水平。此時終端訂單表現不佳,聚酯工廠庫存壓力不斷加大。三月底四月初,無論是國內主流聚酯生產企業還是中小型工廠,紛紛開始減產、檢修來控制自己的庫存水平。
近期來看,基于產業鏈由上之下的虧損,除卻聚酯保持高負荷,PX、PTA、MEG降幅避險明顯。而PTA產能利用率降至5年來的低位,至率 73.28%,環比-5.0%,同比-7.1%。MEG虧損愈深,負荷尚要低于織造。
3月織造企業有感于原料端的漲勢,在早期當中,交付訂單的積極性增強,但疫情以及出口壁壘令可持續訂單逐步減少,中旬后企業逐步降幅,至月末化纖織造整體開機率 65.2%,環比+22.5%,同比-5.9%。
而江浙滬地區多地散發疫情也使得國內物流運轉受到影響。特別是上海疫情,在封控的情況下,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物流運輸都受到進一步影響,這也導致了運輸成本的進一步上漲,將會影響到國內外貿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后期國內聚酯產出水平將出現幅度較為明顯的下滑,但是減產只能解決工廠的庫存壓力。整個行業真正的好轉仍有待終端訂單的下達。
聚酯庫存:高庫存抑制遠期需求愿景
考慮疫情抑制內需釋放,后道市場環境惡化,且早期產業鏈漲勢向下存在阻塞,下游買漲而顧忌虧損,買跌情緒謹慎,導致聚酯工廠即便官宣減產、促銷,實際買盤表現克制,月末長絲均庫、滌綸短纖庫存未見縮量,僅聚酯切片存在合約+前期超賣訂單支撐而小幅去庫。當下長絲庫存距離理性水平仍有距離,資金壓力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