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四大紡織原料期貨品種做多情緒躁動明顯。棉花主力合約價格一度逼近前高,突破萬七大關;與此同時,化纖原料也一路上沖,今日PTA期貨主力大漲5%錄得漲停,早盤一度大漲的乙二醇、短纖雖然一度回吐部分漲幅,但MEG依然高位收漲0.5%,短纖上漲2.75%。
周四,CF2109收盤價報17025元/噸,漲幅錄得1.79%。該合約盤中觸及17175元/噸,突破今年2月份曾創(chuàng)下的階段高點,刷新近三年主連價格最高紀錄。宏觀沖擊影響逐步釋放,棉花自身基本面趨勢向好,市場信心恢復,鄭棉短期回調后盤面走強。
隔夜ICE棉花期貨在震蕩走勢中小幅收漲,但近期棉價高企嚴重影響軋棉廠的采購熱情,給市場造成壓力。ICE 12月期棉合約上漲0.18美分或0.2%,結算價報每磅88.69美分。目前市場關注美國農業(yè)部(USDA)周四將公布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田納西州Rose Commodity Group研究與分析部門主管Louis Rose稱,市場較為平淡,等待數據出爐,預計數據將強化一種觀點,即美國棉花出口銷售將遠低于美國農業(yè)部對2020/21年度的出口目標1640萬包。
國內儲備棉輪出成交依舊活躍。7月5日至7月21日累計成交總量124187.793噸,成交率100%。據華泰期貨,2011-2013年手摘棉資源輪出使儲備棉的競爭力增強。2011-2013年度不僅南疆,北疆也有一定的手摘棉加工入儲(南疆手摘棉入儲的比例較高,機采棉并不多),而手摘棉具有纖維長度好、斷裂比強度高的特點,最關鍵的是:手摘棉回潮率低,降等降級要低于機采棉。
下游市場上,整體維持穩(wěn)中偏強的態(tài)勢。華融融達期貨稱,當前下游市場,除了低庫存的已知信息外,近日紡企新增訂單有所好轉,部分大型紡企訂單已排至10月后。鄭州暴雨天氣暫未影響棉花倉儲,但是物流運輸環(huán)節(jié)受到阻礙。據分布在鄭州周邊的紡企反映,雨水對其生產經營影響相對有限,當前下游紡企維系日常運轉,近日在新增訂單方面有所好轉。
受助于宏觀環(huán)境轉暖,原油價格大幅上行,市場從極度悲觀的情緒中恢復過來,油價自然也就重新回歸到基本面上來。昨天公布的EIA數據中,美國原油庫存增加了200多萬桶,好在美國原油庫存的增庫主要是由于進口增加出口大幅下滑引起的,因此并不能暗示需求弱勢。 此外近期主力供貨商將公布8月份合約貨供應量,有消息稱某大廠甚至要階段停供,市場擔心縮量幅度較大。不過當前PTA加工費已經偏高,部分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繼續(xù)追高有風險。
原油系對油價較為敏感,而化工品近期漲跌多走自身供需邏輯。PTA供需格局來看,目前高溫下聚酯需求維持淡季不淡,開工率接近94%左右,而供應端PTA裝置檢修維持高位,7—8月平衡表預計維持去庫。短期PTA主港緊缺矛盾難以改善,疊加長江主港受臺風影響封航三日,乍浦地區(qū)卸貨受到影響,使得本就現貨趨緊的PTA市場貨源更加緊張,現貨基差一度走強,伴隨大量倉單出現注銷,引發(fā)的行情大幅上漲。
乙二醇今日午前最高觸及5588元,為3月后最高水平,其近期表現強勢則與低庫存和高煤價有關。一方面,近期華東主港庫存持續(xù)處于低位,且臺風季來臨,市場擔心進口貨物抵港速度受影響。另一方面,近期煤炭供應緊張,8月份多套煤制乙二醇裝置存在檢修計劃 ,7—8月份乙二醇供需累庫預期下修,且煤價偏強亦為乙二醇提供了成本支撐,期價近期走勢偏強。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翟啟迪表示,短期絕對庫存仍偏低,近月09合約期價有望堅挺向上,而四季度乙二醇存累庫預期,遠月01合約中期面臨回落風險。
短纖目前仍處淡季,加工費維持低位,暫缺乏走闊動力,期價被動跟隨原料PTA、乙二醇上漲。需關注8—9月旺季訂單能否放量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