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紡城近期年終,在南北兩塊市場,幾家經營“提花布”的門市部仍有個別客戶光顧求購。
該“提花布” 產自湖州,由常規poy、fdy成份為底,以fdy有光絲提花,人絲提花兩種,有不套色“提花布”,人絲套色“提花布”。市場色布批發價為4.00元/m多-8.00元/m近9.00元/m。其中4.00元/m多的,為不打線“包棉襖布”,8.00-9.00元/m品種,為打線“兩用衫布”。面料主要受廣西、貴州、河北、河南、山東客商所歡迎;營銷以下半年為主,凡花型款式豐富的,則搭配性成交一直較大,尤以利潤相當可觀,每米總能賺個1.00-2.00元/m。由于多能賺錢,輕紡城上湖州進坯布次數多了,陸續吸引湖州本地商上輕紡城落戶參予經營,從而矛盾有所激化。一些經銷商為此不時為相互的進出渠道鬧沖突,有時候免不了動手打人。
筆者好奇地提議,緣何不能包機包量擴大經營?而一些業主也有自己的苦衷:如果以“印花麻”、“剪花布” 類等多品種經營,貨量要大了,進貨更要撞頭,必須要分頭找坯布;如包機包量,除品質不一定有保障,染廠要管,門市部又要管,人手少、忙不過來;如添加人手,支付一個人手,月工資必須支出在1200元到1600元,到頭來除各種增加的支出,不一定能多賺,故認為擴大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