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經濟作物,是紡織工業的主要原料,尤其是新疆作為國家優質棉生產基地,棉花生產在新疆“一黑一白”的經濟戰略中占有很重的比重。棉花從生產、收購、加工、檢驗等環節,最終是到紡織廠接受質量的考驗,棉花質量的好壞是紡織用戶來評定,所以棉花經加工檢驗后皮棉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區棉花呂質的聲譽,影響到我區棉花產業的發展。我們有必要了解皮棉質量到底對紡紗影響如何,從而在提高我們的質量意識。
首先說說有關紗的一些基礎概念。紗是纖維或長絲經過第一次加捻制成的細而長的產品,具有拉伸強力和柔軟性。股線則是由兩根或多根紗并合,經過第二次加捻制成的產品,其細度、強力及均勻程度都較少有所提高。強是股線并全經過第三次加捻制成的產品。紗的品種很多,發類方法也不同,一般分為:短纖紗、長絲紗、膨體紗、花式紗、復合紗五種。皮棉被加工打包檢驗后經運輸進入棉紡廠,此時包里的棉纖維呈塊狀無序狀態,內含多種雜質的疵點。棉紡廠會先對其進行開松處理,破除纖維間不需要的聯系,清除雜質和疵點,將纖維塊變成單纖維,并沿軸向排列成需要粗細的紗條,加以適當的捻回,最后形成棉紗。下面筆者就原棉質量好壞對成紗質量的影響做一下闡述:
對紗線條干均勻度的影響
條干均勻度是指紗條在長度方向橫截面的粗細均勻度。紗線條干的均勻度對以后的布面條干均勻度起著決定作用,而布面條于均勻度是紡織品評等的主要依據。成紗條干均勻,布面平整,紋路清晰、條影少、手感舒適,用它加工出的紡織品質量也高。針織物對條干均勻度的要求比機織物高,尤其忌細節、竹節紗,它們會造成斷頭的紡織品明顯的疵點。如果想要良好的織物外觀,必須有很好的紗線條干均勻度。原棉中的以下5個因素對紗線條干均勻度產生主要影響。
(1)短纖維含量的長度整齊度。由于纖維長度是決定紡紗工藝和設備的主要依據。羅拉隔距、加壓、牽伸倍數、捻度等紡紗工藝系數都對成紗條干有顯著的影響。而短纖維含量與長度整齊度關系密切,一般短纖維含量高的,整齊度也差。所以長度整齊度和短纖維含量對紗線條干均勻度都有較大的影響。紡紗過程中牽伸機構不能對不同長度的纖維進行有效控制。導致部分纖維的失控和浮游時間長,是構成浮游纖維的主要部分。浮游纖維越多,牽伸形成的不均就越嚴重。如果到紡織廠的皮棉產地不同,長度差異較大時,除了考慮短纖維含量外,還需注意纖維的長度整齊度,減少各地棉花間的長度差異。因為混合棉中長度整齊度差。羅拉隔距等工藝參數就需要得新調整。
(2)有害疵點。原棉中的棉結、帶纖維籽悄。破籽、軟籽表皮、僵片、黃根等疵點,特別是帶纖維籽屑,在牽伸過程中對纖維產生干擾,引起纖維的不規則運動,破壞正常牽伸,惡花條干。疵點在牽伸中一般不會變小或變細,常常被包卷在紗條之中,形成粗節。成熟度低、軋工質量差,原棉中的短纖維含量和有害疵點就會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