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的風云變幻,當聚酯價格迎來轉折,紡織產業海外布局踏上新途,機遇與挑戰的旋律已然奏響 。
聚酯行業“漲”聲起
3月19日,聚酯行業迎來了久違的漲價風潮,桐昆、新鳳鳴、榮盛等多家聚酯大廠紛紛上調了滌綸長絲的價格。
盡管此次漲價幅度較為有限,僅部分規格產品上調了50元/噸,但這一價格變動卻意義非凡,標志著春節后滌綸長絲價格首次出現上揚態勢。在此之前,聚酯工廠經歷了一段促銷時期,在3月18日更是集中進行讓利出貨,這一舉措使得市場局部地區的產銷情況有所回暖。部分用戶因剛性需求而進行補倉采購,但仍有部分用戶持觀望態度,期待在月底能夠抄底,所以市場整體的產銷情況并未完全達到理想的放量狀態。
從成本端來看,滌絲上游的PTA和PX成本上升成為推動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近期,國內PTA市場行情出現明顯改觀,呈現出小幅回暖的態勢。截至3月18日,華東地區PTA市場均價達到了4855元/ 噸,相較于3月12日上漲了2.26%。而PTA價格的上漲,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上游PX的有力支撐。進入3月中旬,多家石化企業紛紛公布檢修計劃,這直接導致國內PX開工率逐步下降。據相關機構預測,二季度PX去庫力度將超過50萬噸,這預示著未來PX的現貨流動性可能會出現偏緊的狀況。
除了成本因素外,聚酯大廠在行業中的話語權也對滌綸長絲價格上漲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顧2023年,全國滌綸長絲產量達到了4509萬噸,而在滌綸長絲行業中,產能排名前六的企業占比已高達74%,并且這一占比仍在持續上升。如此高的產業集中度,使得這些聚酯大廠在行業中擁有了較強的定價權。例如,當市場供需關系出現微妙變化時,大廠能夠憑借自身的規模優勢和市場影響力,率先調整產品價格,進而帶動整個行業的價格走勢。
紡織巨頭“越”海擴疆
近期,申洲國際旗下的Global Hantex成功獲得在越南西寧福東工業區建設高檔針織面料及同步配件工廠項目的投資許可證。這一項目投資規模高達1.5億美元,預計建成后每年能夠生產3億米高檔針織面料,其龐大的產能規模引發了業界對于紡織產業海外布局的深度思考。
該項目占地面積超過50余公頃,將分兩期進行投資建設。其中,第一期投資約1億美元,計劃在2026年5月投入運營;第二期投資5000萬美元,主要用于完成機器設備的配套工作,預計在2028年2月投入運營。工廠投產后,產品種類將十分豐富,涵蓋針織面料、衣領、袖子、機織紗線服裝配飾、編織繩、帶子等多個品類。如此豐富的產品線和預期產能,不僅有望使該廠成為業內大型生產設施之一,還將進一步鞏固申洲國際在全球紡織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事實上,申洲國際布局海外早有先例。2005年,為了規避歐美國家對中國紡織品出口實施的配額限制,申洲國際嘗試 “走出去”,在柬埔寨設立第一家海外成衣工廠。盡管工廠占地面積僅500畝,卻為申洲國際布局海外積累了寶貴經驗。2013年,申洲國際在越南西寧省設立面料生產企業,之后又增加了成衣生產業務;2015年,申洲國際在越南胡志明市設立成衣和鞋面生產企業;2019年,申洲國際再次在柬埔寨設立成衣工廠。經過不斷擴充產能,眼下,申洲國際設在柬埔寨和越南的工廠已吸納5萬余名當地勞動力,為當地增加了大量稅收。
越南近年來已然成為全球紡織服裝產業的投資熱門地區。從勞動力資源方面來看,越南擁有豐富且成本相對較低的勞動力,這為紡織服裝制造業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從市場層面分析,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在2024 年第一季度,越南服裝和紡織品出口收入超過80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公司貢獻了總額的60%以上,這充分展現出越南紡織服裝市場強勁的活力與出口潛力。在政策方面,越南政府積極推動紡織業發展,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例如稅收減免、土地租賃優惠等,以此吸引國內外企業投資。同時,越南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也不斷加大投入,工業園區的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條件。
如今,申洲國際在柬埔寨和越南的海外工廠,能夠提供50%的面料產能和40% 的成衣產能。海外的一系列順利布局和擴產,不僅讓申洲國際和耐克、阿迪達斯等客戶合作更加密切,還讓資本市場對申洲國際刮目相看,給的估值從10倍上升到了25-30倍,使申洲國際完成了從 “一般代工企業” 到 “龍頭品牌核心供應商”的蛻變。國金證券研報表示,現階段滌綸長絲行業擴產周期進入尾聲且行業集中度呈現持續提升趨勢,龍頭企業話語權得到加強,另一方面目前行業庫存處于歷史低位,在下游紡織服裝內外需穩中有增的背景下,2025-2026年國內滌綸長絲供需或將持續偏緊,有望推動滌綸長絲價格進入上行周期,建議關注桐昆股份、新鳳鳴等具備較大長絲產能規模以及配套上游PTA等原材料的相關企業,這對于紡織產業海外布局中的產能規劃和企業發展方向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