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3月5日召開的自治區揭榜掛帥項目“棉花品種重大農藝性狀解析與分子設計育種”2024年度總結會上獲悉:新疆棉花分子育種項目在基因組解析、育種技術優化和新種質創制等方面取得關鍵進展,這意味著新疆棉花生物育種技術取得關鍵突破。
項目組系統解析了國家、自治區、兵團主導品種源棉8號高質量的T2T(染色體端粒到端粒)的基因組,構建了包含3.2億個堿基對的高精度遺傳圖譜。通過比對分析,鎖定12個與抗病性、高衣分(棉纖維占比)相關的關鍵基因區域,其中2個區域為首次在新疆棉花品種中發現。
針對新疆棉花主栽品種遺傳轉化效率低的問題,項目組建立了源棉8號等重大品種的遺傳轉化和基因編輯技術體系,為定向高效快速改良棉花提供生物育種技術支撐;同時開發了圖神經網絡框架CSGDN,為高效評價基因與性狀的正負關系提供了精準預測工具。該工具已應用于抗除草劑、抗黃萎病等性狀的基因篩選,縮短了傳統育種中表型驗證的時間成本。
項目組還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將抗黃萎病、抗除草劑等基因導入源棉8號,創制出抗性改良的新種質,為精準改良重大品種提供了種質資源支撐。
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自治區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雪源說,這是首次對新疆主栽棉花品種進行完整基因組解析,相當于繪制了“基因地圖”,該成果可幫助科研人員更精準地篩選和設計優良基因組合,為新疆培育出綜合性能優良的突破性棉花品種奠定基礎。
記者了解到,“棉花品種重大農藝性狀解析與分子設計育種”項目2024年6月啟動,項目投入1500萬元,歷時3年時間,旨在解析新疆棉花重大品種的遺傳基礎,明確棉花優異性狀的調控位點,建立重大品種為受體的高效遺傳轉化和基因編輯技術,通過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和高效遺傳轉化及基因編輯技術實現骨干親本中優異位點的聚合,創制一批綜合性狀優異的新種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