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和可持續發展浪潮的推動下,紡織企業如何培育新質生產力?帶著這個問題,12月23日,由華恒生物策劃組織的生物基聚酯紡織產業聯盟-2024“向新求質”行活動正式啟動,聯盟一行首先來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東華大學。
行業上下游一體化推進
以增量模式帶動存量發展
近年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目標,東華大學在紡織產業鏈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道路上發揮著重要智力支持、行業資源對接等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華恒生物與東華大學共建“生物基化學纖維聯合實驗室”,由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高性能纖維及制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華平教授擔任聯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目前雙方已經在生物基PDO-PTT產業鏈發展和生物基纖維技術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
“東華大學將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全面承接紡織全產業鏈小試樣工作,同時主導構建和修訂從PDO-切片-紡絲-面料-成衣的行業標準,助力行業規范化發展,并通過聯盟實現上下游一體化推進,以增量模式帶動存量發展,加強品牌對接,以消費端需求反向拉動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通過這一模式,我們不僅要保障原料供應的穩定性,還要實現高端化生產,確保聯盟企業合理利潤區間,進一步擴大聯盟成員和市場領域,為中國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王華平
聯盟首席科學家、東華大學教授
“我們將充分利用王華平教授團隊的專利技術賦能聯盟企業產業化進程,并以王教授為核心,建立常態化的專利分析、產業分析和技術動態更新機制,為行業發展提供清晰的技術路線圖。與此同時,作為聯盟理事長單位,華恒生物將繼續通過合成生物技術賦能紡織化纖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將綠色生物制造優勢延伸至纖維、面料、服裝乃至全產業鏈。”
——張明明
聯盟秘書長
華恒生物中間體事業部總經理
會談結束后,雙方共同啟動生物基聚酯紡織產業聯盟-2024“向新求質”行活動。由王華平教授帶隊走訪聯盟企業,實現聯盟與企業之間的“多向奔赴”,加快以企業需求為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