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棉收購量月初達到高峰后逐步下降,月底隨著采摘結束,交售基本完成,重心轉移至加工環節,累計加工量超400萬噸,進度較上年明顯提前。新疆棉花豐產已成定局,市場心態趨于理性,收購秩序有序運行,收購價格雖同比大幅下跌,但環比基本穩定。月末由于僵瓣棉、復采棉等低等級籽棉比例增多,仍在收購的軋花廠檢驗趨緊趨嚴。
一、籽棉收購價格保持穩定
11月,全國400型棉花加工企業3128級籽棉平均收購價格為6.4元/公斤,同比下跌12%,環比持平。其中新疆籽棉收購價格6.4元/公斤,同比下跌11.8%,環比持平;內地籽棉收購均價在6.5元/公斤,同比下跌15%,環比上漲3%。
二、全國新棉加工量持續增長
11月,新棉加工量持續增加,高于去年同期。截止到11月30日,全國1055家400型棉花加工企業加工總量約為438.8萬噸,同比增長21%。新疆加工總量約為431.9萬噸,同比增長21%,其中地方棉花加工量290.5萬噸,同比增長28.7%;兵團棉花加工量為141.4萬噸,同比增長7.7%。內地加工總量為6.9萬噸,同比減少12.1%。
三、新棉多數質量指標高于去年
中國棉花公證檢驗數據統計,截止到11月30日,2024年度全國共有1066家棉花加工企業進行公證檢驗,檢驗量約1628.7萬包,共367.8萬噸,檢驗重量同比增長18.1%,其中新疆棉362.1萬噸,同比增長18.9%,占比為98.5%;內地棉5.7萬噸,同比下降18.1%,占比1.5%。除白棉顏色級指標外,新棉各項質量指標整體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白棉3級及以上占比62.8%,較去年同期降低10.2%;纖維長度28毫米及以上占比98.4%,同比高0.6個百分點;馬克隆值A+B(3.5~4.9)檔占比92.1%,同比高2.2個百分點;斷裂比強度S2(29.0~30.9)及以上檔占比83.8%,同比高16.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