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后,天氣漸寒。位于浙江紹興諸暨的浙江越隆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仔細調試剛組裝好的多頭電腦繡花機。
與家用縫紉機不同,這臺多頭電腦繡花機如一條長龍延伸開來,上百個針頭整齊劃一地高速穿刺、自動換線,不到5分鐘,精致的圖案躍然布上。“這兩年我們繡花機出口形勢總體較好,尤其是來自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客戶需求量不斷增加。”公司副總經理余紅兵說。“越隆縫制”今年前10個月出口額達5.6億元,同比增長近50%。
.“海關在日常的入企輔導時,除了解答我們在進出口、原產地證書方面的疑問,還會著重介紹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政策,這為公司自主品牌開展國際化經營提供了有力保障。”余紅兵說。
繡花機部分零配件需要進口,紹興海關通過“送政策上門”服務,為企業詳細講解海關目的地檢驗政策法規,在嚴格把好國門安全關的同時,有效提升通關效率。
目前,紹興諸暨擁有電腦刺繡機整機生產企業5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80多家,形成了從各類配套零部件到整機制造的刺繡機全產業鏈,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
諸暨另一家繡花機企業浙江信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前10個月出口額超過4億元,同比增長近58%,公司的超高速花邊刺繡機擁有每分鐘超1500轉的高轉速,并能加工包括盤帶繡、晶片繡在內的十余種式樣,受到十多個國家客商的喜愛。“自主品牌‘SINSIM’系列產品,在境外市場上十分‘吃香’。”負責人陳平說。自主品牌是打開海外市場的“鑰匙”,隨著2023年諸暨通過“中國刺繡機產業基地”復評,諸暨繡花機的名氣也進一步打開,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繡花機越來越多,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下半年。
為助力轄區繡花機企業把握共建“一帶一路”市場發展機遇,紹興海關通過前期數據分析,持續跟進繡花機企業的外貿態勢,了解企業出口方向及需求,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在一體化報關、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知識產權保護等業務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越隆縫制”和“信勝科技”是諸暨繡花機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前10個月,諸暨繡花設備出口額達到28.2億元,同比增長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