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絲綢輕柔如云,既能裁衣也可作畫,千百年來以其獨有的魅力,成為中華文化重要的標志性符號。現如今,以絲綢為代表的歷史經典產業,正以創新為主導,加快數智化、綠色化轉型。近日,記者跟隨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組織的融媒體采風團,感受傳統絲綢正在歷經的變化。
印染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高污染、低利潤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但這一“刻板印象”正在被改寫。在杭州市上城區新塘路1233號萬事利科創中心的一樓大廳,一臺印有“活性免水洗一體機”字樣的機器引人注目。據了解,這臺機器是萬事利集團花費近10年時間研發的數字化無水印染一體機,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更能通過人工智能精確控制染料用量,實現無污水排放。
“傳統印染需要上漿、水洗,因此會產生大量污水。但這臺機器可以精密計算出每塊面料微小分子所需的染料量,上染率接近100%,從而免去上漿和水洗工藝,既節能又環保。”萬事利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活性免水洗一體機還有另一大核心科技——AIGC設計大模型,能讓打印絲巾像打印紙一樣簡單。該模型擁有超過50萬花型數據庫、300多種圖像算法,可以為全球80億人每人設計10萬條絲巾不重樣。現場,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演示了機器設計圖案過程,屏幕出現生肖、風格、祝福語等多種選擇,用戶可以根據喜好實現個性化定制,最快2個小時就可拿到成品。
身處歷史經典產業的萬事利集團,正以創新為導向,運用大模型、新型印花技術等領先國際的核心技術,助力自身數智化、綠色化轉型。
在浙江,事實上這樣的企業有很多。2015年,浙江推動茶葉、絲綢、黃酒、中藥,以及木雕、根雕、石雕、文房、青瓷、寶劍十大歷史經典產業創新發展,至今已有10個年頭。今年4月,浙江發布歷史經典產業高質量發展計劃,全面推動歷史經典產業品質化、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國際化、可持續發展,力爭到2027年,歷史經典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