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區堅定不移推進印染產業轉型提升,從地理空間集聚到設備升級換代,再到數字化轉型,產業集群效應不斷顯現,產品附加值持續提高,趟出了一條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今年1—2月,柯橋區印染產業實現“開門紅”,實現產值62.4億元,同比增長5.6%。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只有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于創新實踐,才能真正在高質量發展上先人一步、高人一著,扛起大旗、引領示范。
向“新”而行,特點在“新”。要主動適應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新趨勢,加快高水平科技創新,建立起以企業為主導、需求為牽引、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實現產業鏈與創新鏈的“共融共舞”。同時,還要推動相關體制機制創新。比如進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科創平臺建設評價評估管理辦法,完善績效評價機制;持續激發鏈主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活力,催生更多創新成果等,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礎。
向“新”而行,落子于“實”。新質生產力不是空中樓閣,需厚植實體經濟根基。要聚焦制造業強區建設,一方面,努力讓“存量”煥然一新。紡織、印染等傳統產業是我區制造業發展的基本盤、老家底。近年來,我區以技術改造和數字化改革為牽引,讓這些產業實現了精彩蝶變,迎來了發展新機。接下去,我們仍需要加快傳統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通過打造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推進制造工藝革新和設備改造等,促使其向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邁進,跑出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度”。另一方面,要著力讓“增量”換道超越。要積極培育壯大生物制造、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催生更多的關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努力形成新的經濟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前瞻性謀劃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努力搶占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
向“新”而行,環境要“優”。要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政府服務創新協同匹配,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開花結果。當前,我們要持續推動“增值式”政務服務改革落地見效,立足企業視角,前移服務關口,主動感知企業需求,實現從政府“有什么給什么”逐步向企業“要什么給什么”的迭代升級,從而進一步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不斷匯聚大興科技、大抓創新、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