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縝密,動作麻利,眉宇間透著英氣,初印象妥妥一枚理工男。一接觸,倒也健談,也很自信,敢于接受挑戰,令人如沐春風。他就是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金京。
今年年初,金京入選為2023年“浙江工匠”。“這不是我個人的榮譽,是‘迎豐’這個大平臺賦予我的。”他謙虛地說道,很是真誠。
長于一線,成于一線
金京年紀并不大,1989年出生,在一眾工匠中算年輕的。其實,他在印染行業已摸爬滾打了12年,早就成為了企業的中堅骨干。
近年來,印染行業全面推行綠色化轉型升級,節能降耗成了企業間比拼的硬實力,也為技術員提供了“練武之地”。靠著長期一線工作的經驗,金京很快發現了蒸化機能耗過大的問題。“常規一臺蒸化機24小時工作,使用百分百飽和的蒸汽,一天下來蒸汽費用大約在5000元,如果能在保證產品性能穩定的情況下,降低蒸汽使用量,哪怕只是10%,機臺數量上去后,也將給企業省下一大筆費用。”金京估算了一下,覺得大有可為。
要解決這個難題,得“讓數據說話”。為此,金京和同事們一起,在蒸化機箱體內裝上探頭,以此來記錄不同染料、不同工藝所需的最佳蒸汽量。可是蒸化機箱體內高溫高濕,一般探頭要么失靈罷工,要么運行不穩定,最后與一家研究院一起攻關,問題才迎刃而解。
金京大學讀的是生物工程專業,他說進染廠純屬偶然,但對柯橋的印染業一直看好。從車間最基層干起,做過減量工、機缸工,還做過打樣員、看樣員,再轉到技術科做班長、副主任,直到走上技術中心主任崗位,成為“浙江工匠”,可以說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感慨柯橋紡織印染產業的發達,這份產業也成就了越來越好的自己。”金京說。
攜手高校,引領行業綠色發展
如果說金京的職業生涯開始是在一線車間摸索、積累,那么后來從事的技術攻關讓他總想站得再高點、看得再遠點。特別是“迎豐科技”上市后,借助公司大平臺的影響力,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聯系越來越緊密,一起聯合攻關的新項目也越來越多,不斷引領行業綠色發展。
近年來,金京帶著技術團隊和紹興文理學院合作,研究如何將滌棉織物在染色過程中由兩步法縮減為一步法,從而縮短工藝流程,節能降耗,提升效率。“其實這個問題并不新,單一品種好解決,但是由于公司產品多樣,用的染料及配比也不一樣,想找到一個普適性的解決方案就難了。”金京解釋道,一個個單點的突破,為找到背后的規律性鋪平道路,“做研發并不意味著每一次都能成功,只要堅持下去,相信等條件成熟的時候,自然能應用到行業中。”
最近幾年,金京參與開發的20余項先進印染技術被列入省級新產品試制計劃,還每年牽頭申報近20只研發項目,致力于以先進技術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迎豐科技”公司滿滿一墻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便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