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3年,紡機行業主要經濟運行指標處于小幅下降區間,出口承壓明顯,但部分行業龍頭企業的經營表現較好,行業的集中度在上升,優勢企業的競爭力得到提升。
白駒過隙時,揚鞭已萬里,紡機市場在越發復雜的環境下步入新的一年,翻開了2024的嶄新篇章,在未來一年里,行業發展環境會發生哪些變化?國內紡機企業又將面臨什么樣的機遇與挑戰?這些都是不可預測的,可以預測的是,紡織機械行業想要走出困境,創新力度和技術支撐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過去的一年里,世界經濟增長整體緩慢,國際市場需求疲弱,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2023年1-11月份,我國規模以上紡織機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01%;利潤總額同比減少5.64%。據海關統計,2023年1-11月份,紡織機械進口27.41億美元,同比減少8.03%;出口41.32億美元,同比減少18.69%。在這樣的環境下,盡管國內市場表現出較強的韌性,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保持市場平穩運行仍舊有較大壓力。
紡機市場承壓已久,想要在新階段打開局面,加大創新力度,牢牢把握住技術支撐產業進步的機會,持續推進技術創新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針對這一點,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曾表示,應充分發揮技術創新作用,針對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開展研發與產業化應用,讓“創新成果”真正落地,造福人民。為了促進行業新技術與新產品的推廣,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組織召開了“復材預成型體內環軌道三維編織系列成套裝備及技術”“工業絲智能熱輥技術開發”“新一代綠色數字化定形機智慧系統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等20項新產品的科技成果鑒定,成果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這些創新技術成果源于產業發展的最新需要,能為紡織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裝備技術支持。紡織企業也應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
023年是“十四五”時期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紡織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中期評估報告》顯示,“十四五”《意見》提出的“十四五”科技攻關項目共60項,其中50項進展順利,目前2項已完成,根據情況新增3項;先進適用技術推廣項目共50項,其中49項在用戶企業示范應用效果良好,另根據情況新增3項。紡織行業提質升級進程總體穩定,進度可觀。紡織行業從建立先進紡織裝備聯盟、開展紡織技術裝備攻關和推廣國產紡織裝備應用三個方面,結合紡織機械行業“十四五”科技攻關項目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項目,推動六大重點工程,促進了紡織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