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頻出,儲備棉輪出和滑準稅配額的發放的“靴子”均已落地,供應端壓力有所緩解,但隱憂仍存棉價維持堅挺。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統,截至7月24日3128B級價格在18042元/噸,較月初上漲4.62%。
政策落地 7月18日,中儲棉信息中心發布“關于2023年中央儲備棉銷售的公告”。本次公告中,尚未說明拋儲的時間以及拋售的數量,但從定價方式來看,與2021年相比并未發生明顯變化。此外在2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公告,為保障紡織企業用棉需要,近期發放2023年棉花關稅配額外優惠關稅稅率進口配額,本次發放棉花非國營貿易進口滑準稅配額75萬噸,不限定貿易方式。上半年市場一直憂心于庫存和產量大降引發的供應端緊縮,此次儲備棉輪出以及配額紛紛落地,在中短期內為市場增加棉花供應,此前市場對于在新花上市前棉花庫存緊張的擔憂有所緩解。
內外期價上漲 期貨方面,國內外棉價均保持震蕩向上的走勢,美棉漲幅大于鄭棉。盡管儲備棉輪出落地,但拋儲數量未出臺,對當前棉價的壓制效果有限。鄭棉在周二恢復上漲態勢,周五最高沖至17360元/噸附近,再創年內新高。截至21日,主力2401合約結算價17320元/噸。美棉方面,本周美棉裝運數據表現亮眼,截至7月13日當周,美國2022/23年度陸地棉凈簽約15218噸,較前一周增加190%。在中國增發滑準稅配額的利多消息提振下,中國棉花進口需求看增刺激棉價盤中大幅上沖,美棉期貨走勢加強,盤中創出85.8美分/磅的近兩月新高。之后由于美元反彈和谷物市場下跌,棉價高位迅速回落,截至21日,12月合約結算價84.48美分,周漲幅3.26%。
工業庫存下降 截至6月底棉花工業庫存為82.22萬噸,環比減少3.22萬噸,棉花工業庫存一改連續八個月上漲趨勢,由升轉降,但目前仍處于歷史偏高水平。自去年10月以來,棉花工業庫存一直處于連續上漲的趨勢,表明紡企備貨積極,采購持續上漲。6月棉花工業庫存的減少,表明下游需求淡季,紡企采購力度下降,以消化現有庫存為主。
下游累庫 棉紗市場整體交投較變化不大,行業淡季下成交維持清淡,高成本下紗線企業承受度下降,即期利潤持續虧損。紗廠采購方面偏謹慎,大多等待參與儲備棉輪出或者觀望價格回落后再計劃采購,近期紡企成品庫存繼續上升。全棉坯布淡季行情深入,織廠整體開機率穩中有降,織廠陸續出現減產放假現象,目前開機水平在6成左右。截至6月底紗線庫存為21.98天,環比增加1.31天;坯布庫存為38.87天,環比增加0.46天。從當前產成品庫存情況來看,棉紗庫存以及坯布庫存本月處于持續累庫的狀態。
后市預測:拋儲及增發進口配額政策接連陸續落地,棉價漲勢受到壓制,但目前拋儲的確切時間與數量均未明確,市場猜測每日掛牌量1萬噸左右,拋儲量在30-50萬噸左右,具體還需關注拋儲政策的具體安排與成交情況。目前新疆新棉正處開花盛期,還需關注后續高溫持續時間;下游紡織市場淡季氛圍持續,隨著棉價的上漲,紗線跟漲困難,產業鏈傳導不暢,紡企經營壓力較大。生意社認為短期棉價炒 作因素減弱,政策面對棉價上漲形成一定壓制,需求淡季下棉價將寬幅震蕩為主。長期來看,在減產現實與“搶收”強預期下,棉價支撐仍存,后期仍存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