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走訪的棉紡廠主要產品是全棉普梳和精梳紗。該企業棉花庫存2個月,棉紗庫存2個星期左右,去年購買的高價棉花已用完。受近期鄭棉下跌影響,銷售訂單不多。按照往年情況,“金三銀四”一般在2月中下旬就有新訂單的苗頭,雖當前尚未有所表現,但企業對“金三銀四”訂單充滿信心。
由于美國對新疆棉禁令影響依然存在,該公司原來生產的60-70%產品用于出口,現在90%只能內銷,主要銷往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盡管棉紗還能部分出口歐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但近期巴基斯坦支付能力大幅下降,孟加拉國紗線庫存積壓嚴重,出口不容樂觀。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前段時間有一筆來自巴基斯坦的棉紗訂單,由于買方信用證只能付遠期,至今仍未提貨。
該企業負責人表示,當前新疆棉禁令越來越嚴格。即使中國棉紡廠使用美棉生產再出口,也需要原產地證明等各類證明手續,重重關卡讓外銷之路更為困難。
以差異化產品滿足復蘇后市場
2月14-16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總工程師葉戩春一行赴河北石家莊調研,分別走訪了新大東紡織、常山集團、吉藁化纖、河北金怡化纖、河北中冀萬隆紡織、石家莊維寶萊紡織等企業,就當前企業發展現狀、面臨的困境、行業走勢預期、企業發展規劃等話題展開討論。
石家莊作為紡織行業傳統優勢地區,為我國紡織行業的發展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本次走訪的企業生產領域涵蓋化纖、紡紗、織造、印染等多個產業環節,其中覆蓋紡紗產能近90萬錠、織造產能近2000臺,產品包括純棉紗、色紡紗、滌棉紗、牛仔布、滌棉布等多種類型。
走訪的企業對今年上半年的行業走勢持謹慎態度,認為短時間不會有太大反彈趨勢,預計下半年或將有所好轉。
用工方面,作為紡織業傳統優勢地區,員工本土化程度高、穩定性好,但整體年齡偏大的情況依舊存在,隨著設備、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度不斷增大。原料庫存方面,受市場變化快、企業盡量保持靈活資金鏈等因素影響,原料庫存水平不算太高,多在30-40天的區間內,部分企業采取“期現套保”的方式,規避市場波動風險。產品庫存方面,多采取訂單生產,當前環境下多以短單為主,產品庫存約在30天左右。
本次調研還重點走訪了石家莊市趙縣的紡紗、織造、化纖企業,并進行座談。據悉,趙縣紡織行業現有8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多為民營中小企業,直接從業人員2萬多人,有近百萬紗錠,噴氣織機2000多臺,有梭織機萬余臺。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企業表示,規避與東南亞、新疆等地區主流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在自身優勢產品做好做精的基礎上,尋找屬于自己的獨特產品方向,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同時,對于趙縣紡織行業的發展,企業表示希望可以不斷完善產業鏈,引入功能性纖維產品、加強產品科研力度,上下游共同引導,抱團發展,提升地區整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