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內服裝零售整體下降,2023年有望走出陰霾。受疫情影響,2022年居民出行減少,線下服裝消費受到抑制。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1321億元,同比下降12.5%,1-12月累計零售額為13003億元,同比下降6.5%,其中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實現3.5%增速。隨著國內防疫政策調整,擴大內需政策逐漸推開,2023年服裝內銷市場回暖仍十分可期。
2022年3月底至今,絕大部分時間內外棉價差維持倒掛,國產棉紡商品國際競爭力增強,然而,由于外貿環境受到限制,出口數據并不理想,12月我國服裝出口連續第四個月負增長,2022全年為正增長。據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我國服裝出口額為142.94億美元,同比下降11.8%,是自2020年12月后出現負增長的第四個月;2022年9-12月服裝出口累計額為570.5億美元,同比下降11.57%;2022年1-12月,服裝出口累計額為1753.9億美元,同比增長3.02%。2022年棉布出口量64.75億米,較2021年減少12.91%,較前4年均值減少15.58%。在海外需求下降,訂單轉移等多重壓力下,我國服裝出口形勢承壓。
隨著防疫政策優化給消費恢復注入信心,紡織市場較前期有所活躍。國內紡織市場迎來久違的小幅回暖跡象。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顯示,截至2023年1月初,產成品庫存下降的紡企接近65%,計劃延長假期的企業也較去年大幅減少35個百分點,但紗線新增訂單依然有限,主要以短單為主,訂單在7-15天的企業占據四成,外單量延續穩中下降態勢,市場普遍等待春節后消費預期的進一步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