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人民幣匯率延續了上一年末的升值走勢。新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在岸人民幣對美元、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等三大匯率報價均處于升值狀態。
1月3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雙雙收復6.90,隨后小幅回落,但整體處于升值通道。其中,在岸人民幣開盤拉升,較前一交易日收盤上漲近300基點,開盤后持續走高,最高升值至6.8733,漲幅接近800基點;離岸人民幣日內開盤后波動升值,最高升值至6.8791,較前一交易日收盤上漲近500基點。
同日,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1月3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9475元,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9646元,單日調升171基點,延續了前一交易日的升值走勢。
回顧2022年12月30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收復“6.9”關口,為2022年9月5日以來首次,盤中最高觸及6.8922;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最高觸及6.9011,創2022年9月5日以來新高。
近期人民幣匯率上漲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是情緒面改善。隨著疫情防控措施逐漸優化,經濟社會生活將逐漸回歸正軌,市場對于2023年經濟增長信心更強。另一方面來自交易面支撐。出于流動性需要,企業結匯有所增加。境外機構對中國經濟加快復蘇的預期強化,紛紛看多人民幣資產,跨境資本流入也在增加。
進入2023年后,人民幣匯率能否延續此前的走勢、重回升值高點也是市場一直關注的話題。在多位市場人士看來,我國經濟基本面保持穩健是人民幣保持韌性的強力支撐,內外部宏觀環境轉好,有助于增強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人民幣將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運行。
此外,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常態化背景下,人民銀行多次重申將優化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央行行長易綱曾提到,2022年以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相對穩定,對美元有所貶值,但對其他主要貨幣有所升值。未來,央行將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幣值和購買力將保持穩定。對于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走勢,央行副行長劉國強也曾強調,人民幣長期的趨勢應該是明確的,未來世界對人民幣的認可度會不斷增強。
“2022年11月末開始出現的人民幣上漲,可能不是短期的調整波動,而是一個趨勢性的上漲,人民幣接下來或將出現反彈。”鵬揚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陳洪斌認為,國內房地產、疫情等方面問題在2023年會逐漸改善,美國經濟的先導指標可能在2023年二三季度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中美兩國基本面在2023年可能會出現錯位,人民幣可能會開啟一輪新的上升周期。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預計2023年人民幣匯率整體將呈現雙向波動、溫和回升、逐步趨近長期合理區間的走勢。“一季度人民幣匯率或雙向波動明顯,并在關鍵點位繼續拉鋸;二季度隨著我國內需復蘇和美聯儲加息臨近尾聲,匯率或在波動中有所升值;三季度季節性壓力或使匯率面臨回調;四季度美國衰退風險加大,匯率有望重回溫和升值趨勢。”溫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