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棉花期貨價格延續跌勢,現貨價格先漲后跌;國際棉花價格跌幅擴大;國內外棉紗價格繼續下跌;滌綸短纖價格回落。
一、國內棉花期貨價格延續跌勢,現貨價格先漲后跌
上周,新疆棉采摘提速,收購進度仍較緩慢,拖延新棉上市進度,棉花現貨價格先漲后跌,表現相對堅挺;由于下游紡織市場消費延續弱勢,國內棉花期貨價格繼續下跌。2022年10月17-21日,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為15894元/噸,較前周上漲339元/噸,漲幅2.2%。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均價13477元/噸,較前周下跌240元/噸,跌幅1.7%。
二、國際棉花價格跌幅擴大
上周,北半球棉花收獲進入高峰期,美歐需求持續走弱令市場壓力較大,疊加美元指數上行,商品市場整體承壓,國際棉價跌幅擴大。2022年10月17-21日,美國洲際交易所棉花期貨(ICE)主力合約結算均價為80.27美分/磅,較前周下跌5.00美分/磅,跌幅5.9%;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101.37美分/磅,較前周下跌4.28美分/磅,跌幅4.1%,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7107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下跌722元/噸,跌幅4.0%。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高1214元/噸,價差較前周收窄1053元/噸。
三、儲備棉輪入成交0.95萬噸
上周,儲備棉輪入計劃采購3萬噸,實際成交0.95萬噸,成交均價15936元/噸,較前周上漲18元/噸。
四、國內外棉紗價格持續下跌
上周,紡織市場延續疲弱態勢,江浙一帶訂單繼續減少,企業議價空間擴大,國內棉紗價格持續下行。受海外消費下滑、服裝庫存居高不下影響,東南亞多數企業訂單下降,外紗價格持續下跌。當前常規外紗價格高于國產紗2679元/噸。國內坯布市場整體悲觀,僅國產粗支產品需求相對穩定,棉布價格進一步下跌。棉花替代品滌綸短纖價格回落。
五、后市展望
歐元區金融市場動蕩,國際棉價預計延續弱勢。英國央行在連續第二次加息50基點之后宣布激進的減稅計劃,引發資本市場“地震”,英國國債遭拋售崩盤,英鎊加速狂瀉刷新歷史新低,重創歐元區金融市場,商品市場相繼承壓。棉花市場方面,美棉上市提速,截至10月17日,美棉收獲進度為37%,環比、同比分別增加8、10個百分點。印度棉上市穩步推進,主要以北部地區為主。巴基斯坦因洪水導致棉花有所減產,不過,由于紡織市場形勢低迷,巴基斯坦對棉花需求也隨之減少。紡織市場上,歐美需求持續走弱及紗價連跌打擊東南亞紡織企業信心,疊加非美貨幣貶值導致出口成本增加,企業利潤遭受擠壓。有報道稱,當前海外紡織企業開機率整體約在50%左右。短期,歐元區金融市場動蕩恐將加劇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在此背景下,消費信心持續下滑,疊加棉花市場正處于供應充裕階段,預計國際棉花延續弱勢。
部分新疆棉企計劃下調籽棉收購價,國內棉價預計維持弱勢波動。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等內容與與棉紡織業息息相關,為我國棉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棉花市場方面,新疆棉采摘提速,收購進度緩慢局面仍未出現明顯改善,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2022年10月20日,新疆棉交售進度48.5%,同比下降35.9個百分點。目前,新疆機采棉收購價基本維持在5.6-6元/公斤區間,不過,據新疆部分軋花企業反映,由于棉花期貨盤面價格不斷走弱,高價收購可能面臨風險,有下調籽棉收購價的計劃。紡織市場延續冷清氣氛,下游訂單減少明顯,部分企業雖不斷調低開機率。此外,據報道,浙江、廣東、河南地區受疫情影響,部分紡織企業暫時關停。整體來看,新疆棉供應延后對棉價造成短期干擾,考慮到下游弱勢氛圍仍在延續,及新棉規模性供給壓力,國內棉價預計維持弱勢波動,新疆籽棉收購價格博弈也進入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