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滌綸短纖市場行情繼續運行在上漲有壓力、下跌有支撐的市場格局之中,一線品牌和二線品牌的價格維持在10300-10650元/噸這個箱體之中。銷售方面,滌綸短纖產品的銷售也很為疲軟,下游的購買顯得十分遲鈍和消極。
雖然十方聚酯將6月滌綸短纖指導價定為10700元/噸,與5月指導價持平。但這一高于市場現貨價格的報價,顯然還是無法帶動滌綸短纖這匹喪失動力的"機器"有效運轉,滌綸短纖在報價出臺之后,區域市場和少部分廠家的價格只是象征性的上漲了50-100元/噸,便偃旗息鼓。在華東市場,滌綸短纖的主流價格在10400-10650元/噸、山東市場其價格為10300-10600元/噸、廣東市場價格為10500-10600元/噸。廠家價格方面的變化也不大,儀征化纖蘇南市場送到價格為10550-10650元/噸,龍滌省內出廠價格為10300元/噸,遼化山東市場送到價格為10300-10400元/噸。
滌綸短纖企業目前的生產同聚酯切片企業一樣,入不敷出,切片紡企業的慘況暫且不說,因為目前國內切片紡生產企業,還在堅持生產的本身就已經寥寥無幾。單就直接紡企業來說,目前的成本也讓這些企業難以承受,按照近期9700元/噸的聚酯切片價格計算,直接紡企業的生產成本中心價格躍在10500元/噸(當然,因為每個企業的各項管理費用的不同,成本價格也不盡相同),而綜觀目前各個區域市場的價格以及廠家的出廠價格,基本上與成本價格持平,除了自身原料如PTA、MEG完全配套的企業有微薄利潤外,大部分滌綸短纖生產企業連維持起碼的現金流,在目前都顯得比較困難。但為了維持企業的穩定和合同用戶的關系,直接紡企業的開工率本周約在80%左右。
下游的表現讓滌綸短纖企業更感受到市場的陣陣涼意。隨著6月傳統淡季的來臨和企業資金的緊縮,滌綸紗類產品的銷售目前遭遇到的阻力十分巨大,下游織造業因為內銷不暢和外貿定單不多的雙重夾擊,走貨低迷,而同期的棉花價格也步步下跌,讓滌綸短纖的替代作用大打折扣,在這種多頭受壓的窘態下,棉紡企業對滌綸短纖的需求也每況愈下,造成滌綸短纖的銷售在目前比較被動。但相對現貨市場銷售不景氣而言,有消息說滌綸短纖合同內用戶的履約率還是不錯的,這恐怕也是支撐直接紡企業維持80%左右開工率的根本動力。
綜合目前市場的整個運行情況看,滌綸短纖上漲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奢望,因為市場上實在無法尋找到支撐起價格上漲的利好,無論是上游聚酯原料還是下游的需求以及自身的供應情況。而反過來看,滌綸短纖市場的下跌行情似乎也難以形成,因為成本的作用將使滌綸廠商力挺目前的價格,即便下游的情況繼續向不良的局勢發展,短期內滌綸短纖的價格也不會出現大的松動。特別是大量切片紡產能停產后,滌綸短纖市場的供求關系有所好轉,這也利于目前滌綸短纖行情的穩定。是以預測下周滌綸短纖行情將繼續盤整,但不排除部分區域市場和部分廠家價格進行下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