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幾家國際棉商、棉花進口企業反饋,12月下旬以來印度國內棉花S-6、J34、MCU5等現貨及MCX期貨盤面價格連續大幅上漲,其中尤其以古邦S-6報價提漲明顯,12月20日CCI掛牌銷售2020/21年度棉花基準價較兩周前再次上漲200盧比/坎地。
孟買某棉花出口商表示,引發近一周多來印度棉價強勁反彈原因是2021年4季度印度紡服企業接單順暢(一些紗廠訂單排至2022年6月以后)、棉花消費需求持續旺盛、印度政府短期取消對進口棉花加征10%關稅的可能性不大、CCI棉花庫存基本見底導致政府對棉價的調控、資源供給能力大幅弱等。
不過印度棉價大漲負面影響已開始顯現,一方面部分2022年度歐美、日韓紡服品牌企業及零售商已明確通知印度企業,如果上調合同價格或延遲交貨將把訂單轉移至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等周邊國家;另一方面印度FOB、CNF、CIF報價連續上行,引發包括中國、孟加拉國、越南等國買家強烈抵制,棉花簽約出口量呈現快速下降趨勢。據統計,2021年10、11月印度棉出口量僅為70萬包,較去年同期為減幅超過40%。
據調查,受印度國內棉花S-6上漲及ICE期棉主力合約漲破110美分/磅的影響,12月28-29日中國各主港保稅2020/21年度印度棉M1-5/32報價117.8-118.8美分/磅(基差7.5-8美分/磅,青島港較低“一口價”114-116美分/磅),較12月中旬上調2.5-3美分/磅;港口清關印度棉M1-5/32“一口價”則漲至21100-21300元/噸(含CCI輪出資源),與美棉31-3/31-436/37的價差收窄至2000元/噸左右。
一些貿易商反映,雖12月中旬以來港口保稅巴西棉、美棉數量較少,但手握1%關稅棉花進口配額的棉紡廠、中間商對印度棉卻仍不“感冒”,成交延續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