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鄭棉CF2109合約盤面價格連破17200、17500、17800等關口,現貨基差報價、點價、一口價隨之較大幅上調,但除一口價棉花因幅漲慢、漲幅低而成交相對活躍外,棉紡廠大多陷入觀望、等待狀態,對棉花期現貨大漲不買賬,追漲情緒不強。
山東菏澤某棉企表示,雖7月中下旬以來商品棉現貨成交、出庫不理想,但棉紡廠、中間商等客對鄭棉倉單關注度、拿貨熱情卻較6月明顯提高,尤其內地庫倉單很受歡迎。一方面近半個月疆內外棉花價差縮窄至150-250元/噸;另一方面買家擔心疆內交割庫皮棉顏色級、品質指標等達不到要求(貼水高)。據統計,截至7月28日鄭棉倉單13808張,較6月28日減少3006張,短短1個月時間倉單流出超過12萬噸。
從調查看,棉紡織廠現貨采購不積極原因有以下幾個原因:一、雖本周鄭棉、鄭紗開啟暴力逼空模式,但棉紗現貨實際上調空間、漲幅卻明顯弱于鄭紗CY2109合約,棉紡廠凈利潤較前期不斷下滑;二、儲備棉有條不紊輪出給棉紡廠托底,原料采購需求有保障。按60萬噸輪出計劃,9月底前至少還有42.80萬噸棉花待輪出;三、70萬噸滑準稅棉花進口配額已從7月21日開始分批、陸續下達,紡企對7/10月船期外棉、港口保稅棉的詢價、采購持續回暖,有利于棉紡織廠降成本、提高紡織品服裝出口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