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棉花行情很大程度取決于中國政策。中國政策明確以穩定國內經濟為主,圍繞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已經形成系列組合措施。近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公告稱,將于近期分批投放銅、鋁、鋅等國家儲備,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相關部門建立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定期會商機制,推動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合理形成。這些政策的效果將持續釋放,未來棉花行情的演變很大程度上取決中國政策預調微調的力度和政策組合效果。
棉花行情運行將逐漸回歸基本面。本年度后期全球棉花供給相對充裕,美國農業部預計到2021/22年度初,全球棉花庫存達2025.9萬噸,處于1960年以來第三高位水平。假如后期天氣配合,全球棉花產量有望穩中有升。國際機構預計2021/2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在2548-2588萬噸,同比增加4.7-4.9%;消費量2533-2667.9萬噸,同比增速僅2-3.8%(去年增速在9-14.7%)。消費恢復速度將逐漸放緩,對行情的邊際支撐力量減弱。
棉花生長進入天氣重要觀察窗口期。進入7月份,北半球棉花進入關鍵生長期,天氣變化對棉苗生長至關重要,謹防不利天氣造成行情的劇烈波動。
國內產業鏈傳導不暢,企業成本增加。紡織原料類價格過快上漲,推高企業生產成本。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5月,紡織類原料購進價格同比增長4%,紡織服裝、服飾類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3%,服裝消費價格僅上漲0.5%。終端服裝消費乏力與成本通脹形成鮮明對比,為實體企業健康運行投下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