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20年美棉占我國棉花進口總量的45%,其次是巴西棉和印度棉,分別占比29%和12%;而2019年前進口量前兩名巴西棉、澳棉占比則大幅下滑,尤其中高品質澳棉離中國市場漸行漸遠,不被紡企、貿易商關注甚至忽略。
從幾家國際棉商、澳棉出口企業反饋來看,2021年1-2月份船貨、保稅、清關澳棉詢價和成交仍比較冷清,與印度、巴西棉的階段性活躍形成鮮明對比。
業內分析原因有三點:一是中澳關系因澳方的持續破壞而修復困難;二是2020年澳棉產量只有60萬包左右且因天氣、棉種等原因高品質高指標棉花占比較往年偏低;三是2020年度澳棉價格大幅高于美棉、巴西棉等競爭對手(澳棉基差一度達到22-23美分/磅,目前則降至13-15美分/磅)。
盡管如此,筆者認為2021年澳棉對中國出口有望企穩、反彈,占中國進口棉花總量的比例預計回升,原因包括簡單歸納如下:
一是隨著拜登入主白宮,中美在貿易、政治、軍事等領域的對抗有望緩解,中澳關系有望隨中美關系的回暖而破冰;二是2020/21年度澳棉總產量預計達到260萬包左右(較上年度大增近200萬包),而且等級、品質比較理想,與越南、孟加拉等國紗廠采購低指標棉花的需求嚴重不匹配,因此只能依賴中國采購;三是隨著全球經濟、貿易、運輸等快速復蘇,中國紡企對高品質高等級棉花消費需求持續回升。一方面中國國內長絨棉不僅價格高,而且供應偏緊;澳棉雖強力偏弱,但1-3/16及以上指標仍可以部分替代長絨棉配棉紡高支紗;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對新疆棉花產品的進口禁令未撤銷;再者截至目前2020/21年度美棉逐漸“超賣”而且巴西棉花種植面積、產量預測不景氣等均有助于中國企業簽約澳棉;四是澳棉與美棉、巴西棉的價差不斷收窄。
從調查來看,目前青島、張家港等港口澳棉現貨M 1-1/8、M 1-3/16的凈重“一口價”分別為17500-17700元/噸、18000-18100元/噸;而同品質同等級美棉31-4 37的凈重基差報價17350-17450元/噸;M 1-1/8巴西棉報價16600-16700元/噸,價差較前幾個月持續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