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月底宣布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采取行動后,9月初有報道稱,美國可能計劃禁止從新疆進口含棉紡織品。2020/21年度,新疆預計占中國棉花產量的90%。世界上最大的服裝進口國(美國)對中國最大棉花產棉區(新疆)的禁令對全球市場究竟意味著什么?
自從有關禁令的報告發布以來,鄭棉期貨出現了下跌,9月7日至9月11日CF2101在期間從12900元/噸跌至12600元,跌幅2.3%。與此同時,其他金融市場也出現了相對劇烈的下跌。油價、科技股、幾大股指均在同期回落。相比之下,ICE期貨似乎沒有什么反應,市場似乎很難明確界定禁令對棉花價格的影響。
據國外媒體分析,由于沒有確定的細節,新疆棉禁令對棉花供求的潛在影響仍不清楚,這可能會導致供應鏈的進一步洗牌。不過,中國的棉花進口可能會抵消這部分影響。中國最近宣布發放40萬噸加工貿易滑準稅配額。只要紡織品出口能夠證明不含有新疆棉,就可能避免受到新疆棉禁令的限制。
2019年9月以來,美國繼續對中國制造的服裝加征關稅。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中國在美國棉制服裝進口中所占的份額從28%降至22%。同期,東盟國家在服裝數量上超過中國,市場份額從24%增加到29%。不過,中國以外的國家可能使用中國的紗線或織物,因此美國對新疆棉花的禁令可能需要對中國的原料進行追蹤。
美國海關要想追溯棉花產地并非易事,中國70%的棉紡和紗線生產需要新疆棉,美國如果執行這項禁令,從理論上講美國海關將拒收絕大部分來自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更何況來自其他國家的棉制品和服裝也會含有新疆棉,操作起來難度會很大。正如有機棉或BCI棉現在的情況,缺乏有效的區塊鏈系統和潛在的欺詐行為使得不可能根據產品的來源認真擴大政策。此外,不同來源的棉纖維在生產紗線之前被混合在許多紡紗機中,這使得很難決定纖維的來源。
綜上所述,現階段該項禁令還面臨許多問題,包括禁令是否將得到實際執行,但與可追蹤性相關的采購成本增加、與供應轉移相關的成本增加以及其他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訂單數量,并對棉花消費產生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