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準備禁止從新疆進口棉花和西紅柿,紡織外貿難上加難?
2020-09-14 09:03:27 來源:紡道1707
據《紐約時報》9月7日報道,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禁令,禁止進口由中國新疆地區的棉花制成的部分或全部產品。報道稱,禁令可能最早于當地時間周二(8日)發布。知情人士稱,美方對此給出的理由,仍是所謂新疆“強制勞動、侵犯人權”之說。
《紐約時報》稱,特朗普政府的這項措施被稱為“暫扣令”,將由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發布。以所謂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為由,該局過去曾對一些私營公司發布過此類禁令,對相關進口產品進行扣留。并且,該局一直在考慮對更廣泛的商品類別采取更全面的行動。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目前尚未對此作出回應。香港《南華早報》8日稱,該“暫扣令”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進口禁令,但如果美國海關認定受“暫扣令”管制的貨品是強迫勞工制造的,貨品則必須向別的地區轉口或銷毀。當前,該潛在禁令的范圍不明,不清楚禁令是否將涵蓋從新疆或中國其他地方運出的所有棉花產品,或者是否可能擴大到含有新疆棉花且從第三國發貨的產品。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將數家國際服裝企業列入黑名單,以供應鏈中存在所謂“強迫勞動”為由禁止他們購買美國產品。同月,美國國務院、商務部等聯合發布“新疆供應鏈商業咨詢公告”,警告企業不能讓供應鏈與新疆等地所謂“侵犯人權”的實體發生聯系。《紐約時報》稱,特朗普政府任何阻止(新疆)棉花及棉制品進口的舉措,都可能對全球服裝生產商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這項新禁令也可能導致一些大型服裝品牌撤離中國。另一方面,《南華早報》提到,中國有充足的“彈藥”對潛在的禁令進行反制,因為中國是美國棉花的主要進口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貿易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美國對華棉花相關出口同比增長62%,僅7月份就增長了206%。亞洲服裝行業顧問戴維·伯恩鮑姆說,“人們有時會忘記,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進口國。如果美國全面禁止中國新疆的棉紡織品,中國肯定會立即進行反制,可能停止購買美國棉花,這將是一個可怕的結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美方關心的根本不是什么“人權”問題,而是打著人權幌子打壓中國企業、破壞新疆穩定、抹黑中國治疆政策。
部分國內外貿企業反映,受制于美方的一些不合理要求,部分原料為新疆棉的出口訂單已經受到影響,延期和取消的訂單主要來自于美國市場。
國內某外貿企業介紹,盡管在7月份美國流露出打壓新疆棉的苗頭之后,已經開始逐步增加外棉的采購,但由于配額有限,新疆棉是國內紡織企業的主要原料,部分外貿企業不得不暫時放棄部分對原料有要求的出口訂單。9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了8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數據,其中8月份服裝出口同比變化是今年以來第一次由負轉正。但中美關系愈演愈烈,這對于剛有起色的外貿企業而言,出口訂單金額維持增長或將難上加難。今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遭受的損失超過了從其他產地的進口。由于均價急劇下降,進口中國服裝在數量上相對堅挺。美國服裝進口市場受新冠疫情的干擾,今年上半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劇烈的變化。雖然在意料之中,但進口中國服裝的降幅仍然驚人。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按金額計算下降了49%,而從越南進口的服裝只下降了11.1%,甚至從柬埔寨進口的服裝價格上漲了3.4%。其他國家也遭受了沉重打擊,如印度(-32.1%)、印度尼西亞(-20.3%)和孟加拉國(-19.7%)。中國服裝的出口價格急劇下降,而大多數其他國家保持穩定。以美元計算,中國貨物的平均單位價值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7.6%。相比之下,越南進口的單價上漲了2.4%。中國價格的下跌反映了美國買家轉向低價值產品,以限制離開中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數量僅下降了38.2%,而越南的進口則下降了13.2%。中國在價格較低的人造纖維類別方面比在價格較貴的棉花服裝類別方面更具彈性。(來源:中國貿易報、中國棉花網等)